1、經營者違反規定,給被侵害的經營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被侵害的經營者的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并應當承擔被侵害的經營者因調查該經營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被侵害的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經營者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然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規定處罰。
經營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可以根據情節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吊銷營業執照;銷售偽劣商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經營者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監督檢查部門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4、公用企業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獨占地位的經營者,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以排擠其他經營者的公平競爭的,省級或者設區的市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被指定的經營者借此銷售質次價高商品或者濫收費用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沒收違法所得,可以根據情節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5、經營者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消除影響,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廣告的經營者,在明知或者應知的情況下,代理、設計、制作、發布虛假廣告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依法處以罰款。
6、違反本法第十條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7、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十三條規定進行有獎銷售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法典婚姻編草案二審新變化
2020-11-17怎么要求產品侵權責任的賠償
2021-01-28懲戒對象再次出現應列入名單情形如何處理
2021-01-10不服指定監護關系案件如何確定管轄權
2021-02-09語言誘導自殺算犯罪嗎
2021-03-14訂婚后男方爽約彩禮需要退回嗎?
2021-03-13刑事責任年齡和刑事責任能力是什么意思
2021-02-18股權質押合同什么時候生效
2020-11-18滿足什么條件才會注冊倉單
2021-02-02小區公有用地的所有權歸誰
2021-02-14民政管土地糾紛嗎
2020-12-18冒名頂替簽訂勞動合同的效力
2020-12-19分包給勞務隊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1-02-23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保險合同上標注責任免除條款 如何發生效力
2021-03-13商業保險已賠償侵權人還需要賠償嗎
2020-12-06責任保險賠償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1-14保險合同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5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8土地出讓配套費的計算是怎樣的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