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年12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出通知,要求各高級人民法院自2006年1日起,對案件重要事實和證據問題提出上訴的死刑第二審案件,一律開庭審理;并積極創造條件,在2006年下半年對所有死刑第二審實行開庭審理……
很多年以來,不管是法律人還是非法律人,不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始終都在談論著一個問題:中國的死刑復核程序乃至中國的死刑制度。
應當說,這是一個值得談、可以說、應該論的問題。
在我國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肖-揚院長提出收回“死刑復核程序”之后,現在各項工作均已進入實質性運作階段。但面對這個世紀難題與改革難題,還有許多疑惑需要解決,還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還有許多思路需要理清。
為此,中國法學會《中國法學》雜志社、中國人民大學訴訟制度與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于2005年歲末聯合舉辦了一場“死刑復核程序專題研討會”。應邀參會的有來自國內外著名法學院校、司法機關的法學專家、學者和著名律師。
在兩天的會議中,與會者圍繞“死刑復核程序”的基本問題與具體構建,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與認真的探索??梢哉f,氣氛之熱烈、形式之活躍、內容之豐富、態度之認真,是許多“走過場、做樣子、擺姿勢”的會議所無法比擬的。
會議地點:北京近郊“長城第一堡”。
在“第一堡”,登高望遠,望長城內外,我們望到了什么呢?
一眼望去,我們望到了“死刑復核程序”的前世今生,望到了“死刑復核程序”的名存實亡,望到了“死刑復核程序”的理論誤區與現實沖突,望到了“死刑復核程序”的科學建構與改革思路。
綜合會上發言與會議論文,筆者為此理出了“十大收獲”,也就是說本次研討會解決了十大問題。
一、“死刑復核程序”究竟是什么程序?
這是關于“死刑復核程序”的定位問題,也是研究“死刑復核程序”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
這次起源泉于西周、發端于秦漢、定制于隋唐、延續于明清的死刑復核或復奏制度,到了我國20世紀30年代開始脫胎為當代死刑復核制度,至我國解放戰爭后期及新中國建立初期,進一步規范化、制度化。但隨著“文革”災難的來臨,卻名存實亡。1979年7月頒布的《刑事訴訟法》盡管重新確認,卻并未嚴格執行。1980年開始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序地授權地方行使。從此,我國的“死刑復核程序”就進入了說不清、道不明的發展時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人格權的積極職能是什么
2020-11-17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不同之處
2020-12-16在先債權能否對抗已登記的物權
2021-02-21著作權侵權行為與違法行為
2021-02-11贍養人負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1-01喪偶再婚領證的時候需要提供什么
2021-01-01政府政策可以構成情勢變更嗎
2021-03-13個人侵占集體土地該如何處罰
2020-12-29勞動合同的終止在多久辦理社保轉移手續
2020-11-09員工提供虛假資料可解除合同嗎
2021-03-20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10保險合同的成立意味著什么
2021-03-19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之間存在什么不同嗎
2020-11-19客戶患重疾去世 民生人壽及時理賠
2020-11-12意外撞傷自家人,能要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14需要做保險代理人經營有什么要求
2021-03-25土地轉讓金按面積的多少算
2020-11-27新農村建設拆遷的主體是誰
2021-01-03征地公告發布之前種樹就能獲得拆遷補償嗎
2020-11-20商業用房拆遷如何安置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