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安圖縣律師 清苑縣律師 盧灣區律師 綏濱縣律師 利州區律師 沙市區律師 嶺東區律師
債務清償是企業負債經營過程的重要環節,是實現企業連續負債經營的前提,不過債務清償也需遵循一定的原則,否則不利于公司的經營。那到底企業債務清償的原則是什么?企業經營有還債的就有討債的,那企業討債又應注意哪些問題呢?下文會告訴您。
一、企業債務清償的原則是什么
債務清償是企業債務運動即借債一用債一還債中的必然現象和重要環節。企業要開展好負債經營活動,必須摒棄我國目前企業之間不正常的債務拖欠現象,遵循在債務清償中應當遵循的一些原則。
(1)實際履行原則,也稱實物履行原則,是指債權人、債務人必須嚴格依約規定的標的完成各自應履行的義務。在合約的履行中,不能以其他標的物代替合同的履行。不能用支付違約金和賠償損失的方法代替合同的履行。只;肓這樣,才能有效地保證相關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的有序開展。當然,由于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不能實際履行時,也可酌情允許延期履行、部分履行或不履行。
(2)全面履行原則,也稱適當履行原則。債務人必須依合同約定的期限、方式來履行債務,而不得隨意提前、遲延或更改履約方式。這樣,可有效保護債權人的利益。
(3)協作履行原則。債權債務當事人雙方要團結協作、互相幫助、共同努力,履行各自應盡的責任,保證合約的履行。
(4)強制履行原則。債務人對到期債務不償還,而又不屬于例外責任的,執法機關可以強制其履行,直至其破產清算。這樣可促使企業強化經營管理,增強法制意識,有效地避免“債多不愁”的不正常現象。
(5)履行的效益原則。指債務人在法律規定及債權人許可的情況下,可合理選擇償債期限與方式,做到于人于已有利或于人無損、于已有利。
二、企業討債應注意哪些問題
首先會考慮發律師函,將案件厲害關系明確告訴對方,使債務人知道一旦啟動法律程序索款對其有何種不利,應當承擔什么樣的責任,這樣其實已經給對方施加了壓力。這里律師函有兩個用途,一是給對方造成壓力,使其盡快還款,另一個就是可以證明債權人已經向債務人主張了債權,此時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后果,訴訟時效應當重新計算,為債權人爭取啟動訴訟的時間。
對于一直口頭答應還款,但是一直拖著欠款不還的債務人,這種人通常愛面子,但是總是找借口推托,如沒有錢等種種理由。對這種類型的債務人可以和其簽訂一個還款協議或者欠條,上面寫清楚金額及寬限的還款期限,以及違約責任,由債務人簽字蓋章。得到這樣的一種協議,對于在訴訟中保證勝訴非常有意義,特別是在債權已經超過訴訟時效的情況下,其意義在于:
1、此協議證明債務人已經承諾還款,因此訴訟時效重新起算,此債權還是受法律保護的;
2、協議上寫清楚了還款的期限及違約責任,訴訟中作為重要證據通常都會得到法院支持。需要注意的是,在協議上不妨寫一條:因債權人、債務人任何一方違約而訴至法院的,違約方應當承擔守約方主張權利的一切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等等),這樣在債務人違約,債權人請律師將債務人起訴到法院的情況下,債權人是可以要求債務人支付債權人聘請律師的費用的,對于比較大欠款的訴訟,律師費通常是一筆不小的支出,由敗訴人來支付更為合算。
其實在很多案件中,在法院判決之前債務人面對必將敗訴的訴訟,就主動提出和解了,在原告證據充分的情況下法院調解的成功機率也很大。在勝訴之后,債權人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以此方式來實現自己的債權。
其實企業經營之間可能因為合同而引發債權債務糾紛,而言有可能因為借貸而引發債權債務糾紛,不管是哪一種糾紛最好保留相關證據。對于哪些證據應該保存以及如何保存證據的問題可以問問專業的律師,也可以請律師幫忙收集證據。
公司欠款不還怎么辦,企業債務追討的方法有哪些?
被兼并企業的原債務如何承擔
企業法人無力償還債務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拋物入刑了嗎
2020-11-28爺爺拘留孫子政審不過嗎
2020-12-31交通事故后醫療機構申請墊付救助基金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2021-01-04商標無效宣告程序有哪些
2021-02-14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取保候審最快幾天放人
2020-12-31公示催告的申請費由誰承擔
2021-03-18吸毒又販毒怎么判
2020-12-09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怎么承擔
2021-03-21在公司受了傷前鑒定工傷了還是鑒定傷殘
2020-11-30承攬人、定做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1-26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0-12-11解除勞動合同工傷保險有效嗎
2021-02-23勞務派遣和合同制職工有什么區別
2021-02-04投資理財保險的定義
2021-03-03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0-12-16哪些人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主體
2021-01-03保險公司有哪些盈利方式
2021-02-05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怎樣索賠
2021-02-10保監會等發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