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誰都會有急需用錢的時候,民間借貸作為一般人融資的重要方式,在借貸關系中占據了很大一部分,而且現實生活中很多的民間借貸都是以自己個人的名義進行的,但也存在民間借貸的人是一些企業的負責人、法人代表等,那么他們的借貸就可能與職務有關,在民間借貸中如何認定職務行為?
法定代表人指依法律或法人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我國《民法通則》第43條規定: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最高人民法院《民法通則若干問題意見》第58條進一步規定: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以法人的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企業法人應承擔民事責任。但是,法定代表人的對外民事行為并非都是職務行為,也可能是法定代表人的個人行為。
法定代表人的行為超越權限,不一定無效,可能構成表見代表,我國《合同法》第50條規定:法人或其它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權限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權限以外,該代表行為有效。
法院面對法定代表人對外簽字借款的行為性質應如何認定?
1、從法定代表人角度分析,法定代表人從事職權行為需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應具有法定代表人的身份;二是應在權限范圍內進行。作為法定代表人的自然人在生活中具有多重身份,他實施的行為可能是職務行為,也可能是個人行為,應區分對待。比如董事長以個人名義購買家庭生活資料,則必然為個人行為,而非職務行為。
2、從借款借據的形式要件角度分析,法定代表人依職權對外借款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考慮:法定代表人簽訂借款借據是否以法人的名義、是否在借據上載明了借款的用途、借款是否入賬、法人是否在借據上加蓋印章、是否有法人出具的授權委托書等。
3、從債權人的角度分析,債權人是否盡到善意相對人謹慎的注意義務:債權人在與相對人簽訂借款借據時有無審查相對人的身份及權限、有無要求法人在借據上加蓋印章、如果債權人只愿意和自然人發生債權債務關系時,是否明確拒絕對方以法定代表人身份與自己發生債權債務關系等。
如果在民間借貸中,我們不知道怎么認定債務人的借貸行為是不是職務行為,我們不妨從借貸人是否以職務的名義進行貸款來著手,其借的款是否用于與職務有關的活動等。
法定代表人需直接承擔民事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民間借貸利率不得超過多少才合適?
民間借貸中只有借條能否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女兒能爭取娘家財產嗎
2021-02-03輕傷二級已立案派出所一般怎么處理
2020-11-07中介簽署的二手房買賣合同范本
2021-01-12合同要約有效期限
2020-11-27醫院拒絕開轉院證明是否違反相關法律法規
2020-11-09被辭退用交接嗎
2021-03-09校園傷害事故分幾類
2021-03-11交通事故處理的法律規定
2021-03-20不得減刑的幾種情形
2021-02-26拖欠貨款的訴訟時效從何時開始計算
2021-02-23車禍二級傷殘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0-12-04反擔保合同的要點是什么
2020-11-21和房屋中介打交道注意什么
2021-03-23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23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如何買壽險才能既省錢又獲得充分保障呢
2021-02-28星期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合法嗎
2021-01-22人壽保險的辦理和理賠途徑是什么
2020-12-30從器官移植談確認保險合同條款爭議的基本原則
2020-11-23回遷地辦理土地轉讓的費用是多少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