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中如果是比較正規的話,那么當事人之間往往會選擇簽訂書面的借貸合同,而不會草率的簽訂一份借條就完事,這其實對自身利益的保護是非常不利的,一旦出現糾紛因為借條內容比較簡略,自身利益就有可能因此受到損害。而說到民間借貸合同有效期,其實也就是指訴訟時效。那法律規定民間借貸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分期履行借款合同的訴訟時效計算
對于因分期履行的借款合同而生的債權,其訴訟時效應按每一期的期限屆滿日分別起算還是從最后一期屆滿后起算,存在爭議。
一種意見認為,根據《民法通則》第137條的規定,訴訟時效期間應從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開始計算,故對于約定分期償還的借款合同,應從每一次的償還期限屆滿之日分別開始計算訴訟時效期間。
另一種意見認為,對于同一筆完整的借款,雖然規定了不同的償還日期,但訴訟時效期間仍應從最后的償還日期開始計算,否則將一個完整的法律關系割裂開來,不利于保護債權人的權利。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04年4月6日,針對云南高院的批復法函〔2004〕22號《關于分期履行合同訴訟時效期間應如何計算問題的答復》:對于分期履行合同的每一期債務發生爭議的,訴訟時效期間自該筆債務履行期間屆滿之日的次日起算。
因此,應當認定在借款合同約定分期履行的情況下,實際是將整體的債權分為若干個履行期限,甚至是法律后果互不相同的、相對獨立的債權。根據《民法通則》關于訴訟時效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計算的規定,應從每筆相對獨立的債權履行期限屆滿時分別計算。
二、未定履行期限借款合同的訴訟時效計算
根據《合同法》第62條第(四)項的規定:“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因此,沒有約定履行期限或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借款合同,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訴訟時效從債權人催告后、必要的債務履行準備期屆滿之次日起計算,但自債的關系成立時起超過20年,不予保護。因此,對于未定履行期限借款合同的訴訟時效起算應從債權人主張權利而債務人拒不履行義務時開始計算,或者自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的寬限期結束的次日開始計算。
區分不同類型的合同,因為實踐中有部分民間借貸合同是約定償還期限的,而有些卻約定分期償還借款。不同的情況下其實對民間借貸合同有效期的計算是不一樣的,而要是你在這方面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建議直接來電咨詢我們的專業律師。
最高人民法院審理民間借貸司法解釋
辦理民間借貸合同公證的手續需要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同居關系是否構成表見代理
2021-02-16對冤假錯案怎么處理
2021-01-09贍養老人的繼子能分撫恤金嗎
2020-12-08主債權還沒成立,擔保合同還成立嗎
2021-01-13私人地皮有土地使用證可以買賣嗎
2021-03-14競業限制補償金怎么領取
2021-01-23保險單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2021-01-27交強險賠償范圍及限額有什么變化
2020-11-24出口產品責任險筑道出口防險墻[1]
2021-03-25人身保險投保書什么意思
2021-01-24人身保險理賠權利可以轉讓嗎
2020-11-11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2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保險公司怎么確認騙保
2020-12-23保險法修訂免責條款的方法有哪些
2021-03-10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責任
2021-01-30對保險公司的組織機構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02保險理賠的理賠程序內容是哪些
2021-01-17人身保險可不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2保險代理人有哪些職責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