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屆滿還款協議還有效嗎
還款協議有效,訴訟也未過時效。按《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算。但對于民間借款的訴訟時效,并不是從借款之日起算。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08〕11號)第六條規定,約定了還款日的,應當從約定的最后還款日起算,沒有約定還款日的,從 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日起計算,但債務人在債權人第一次向其主張權利之時明確表示不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債務人明確表示不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現雙方達成還款協議,訴訟時效應當從還款協議約定的最后還款之人起算為兩年。
二、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的彌補
其補救的方法是獲取有關證據,以證明此前曾發生過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事實,而且中斷前后間隔不超過3年,即現在仍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具體做法有:
1.要求債務方補開以前曾索要款的證明。該證明不一定必須由債務單位法定代表人出具,也無須其簽字批準。只要是與債務方有關的人員,如單位前任負責人、財務負責人、一般會計人員或原業務經辦人,以及個體工商戶的成年家庭成員等出具的證明均可。
2.尋覓其他可以證明以前曾經發生過訴訟時效中斷、現在仍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文字資料。比如,本單位給上級或與雙方有關的單位的文件中,曾提及對有關欠款進行索要,或債務人在與本單位的往來信函、電報中承認該項債務。這些文字材料只要間隔時間不超過3年,也可以將已經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起死回生”。
三、關于普通訴訟時效的法律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也就是說,當公民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后,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內起訴,法律才可保護其合法權益;若超過了訴訟時效期限,盡管其仍享有并可以行使起訴權,但失去了勝訴權,法院將以訴訟請求已超過訴訟時效為由駁回起訴。在回收應收賬款的過程中,不知、不懂、不會應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勢必痛失良機,鑄成大錯。
2、《民法通則》
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債權人、債務人雙方就應收賬款約定有還款期限的,從還款期滿時起算;應收賬款沒有約定還款期限的,則自應該索要時起算。如果債權人向債務人索要欠款,債務人承諾履行還款義務或債權人提起訴訟,原來的訴訟時效期間歸于無效,形成訴訟時效中斷,訴訟時效將從中斷時起重新計算。
第一百三十八條規定:“超過訴訟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對于超過訴訟時效的應收債權,債權人雖然喪失了勝訴權,但他還有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的權利;對于債務人來說,也并不完全失去履行債務的責任,只是這種履行不受國家強制力的保護,而變成一種自然責任。債務人可以實際履行還款義務,雙方也可以就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達成還款協議。
綜上所述,還款協議是債權人向債務人行使權力的保障,在協議中規定的還款日債務人沒有還款的情況下債權人要及時通知債務人還款,如果債務人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拒絕還款的情況下債權人要及時向法院提起訴訟。
債權債務訴訟時效
貨款欠條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訴訟時效中止的條件需要滿足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地上工作誤傷工友誰承擔責任
2021-03-2031省份最低工資調整具體標準
2020-12-21強拆后的法定訴訟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9侵犯病人隱私權包括哪些
2020-12-15外資企業撤資流程
2020-12-17網上交通違章多久時間處理完
2021-01-21我國對支票為何不設定保證的規定
2021-03-17民法總則對保護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24超市購物車需要1元才能用是否侵權
2021-02-09不服交通事故認定,能否提起訴訟
2020-12-29如何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5給人幫忙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16非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金額如何確定
2021-02-09工地上受傷如何索賠
2021-03-16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什么
2020-11-24存款保險事關錢包,12件事你必須知道
2021-01-28私家車保全險多少錢
2021-01-23家庭財產保險中的分攤條款
2020-11-08保險合同成立疑難問題研究
2020-11-26廠家倒閉車質保怎么處理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