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事人的名稱和住所。當事人的名稱和住所,是合同中最基本的要件。如果不寫明當事人,合同由誰履行就不明確,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更無從談起。雖然出讓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但是在出讓合同中,國家并不作為合同的出讓人。目前一般是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代表國家作為出讓人。
(二)土地界址、面積等。建設用地出讓合同中應當明確標明出讓建設用地的具體界址、面積等基本的用地狀況。為了準確界定建設用地的基本數據,建設用地使用權合同一般會附“出讓宗地界址圖”,標明建設用地的位置、四至范圍等,該附件需經雙方當事人確認。
(三)建筑物、構筑物及其附屬設施占用的空間。根據本法第136條的規定,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別設立。因此,在分層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情況下,必須界定每一建設用地使用權具體占用的空間,即標明建設用地占用的面積和四至,建筑物、構筑物以及附屬設施的高度和深度,使建設用地使用權人行使權利的范圍得以確定。
(四)土地用途。土地用途是建設用地使用權合同的重要內容。土地用途可以分為工業、商業、娛樂、住宅等用途。我國對建設用地實行用途管制,不同用途的建設用地的使用期限是不同的。
(五)使用期限。以出讓方式設立的建設用地使用權都有期限的規定。比如,居住用地70年;工業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50年;商業、旅游、娛樂用地40年;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的期限自出讓人向建設用地使用權人實際交付土地之日起算,原劃撥土地使用權補辦出讓手續的,出讓年期自合同簽訂之日起算。
(六)出讓金等費用及其支付方式。以出讓方式取得建設用地使用權是有償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人應當按照約定支付出讓金等費用。
對于建設用地使用權合同的相關情況,應當嚴格基于實際的建設情況而定,涉及到具體的使用期限和有關費用的支付情況,應當在合同中明確進行說明,并由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后生效,造成矛盾和糾紛的,可以起訴到法院進行判決處理。
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糾紛
工業用地土地使用權到期怎么辦?
臨時用地土地使用權證的辦理流程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試用期對單位有何作用
2021-02-12非親生子女離婚歸誰
2021-03-03哪些遺產可以繼承?
2020-11-14交通事故上訴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3如何確定交通事故管轄法院,交通事故上訴的程序
2021-02-10同業拆借,拆入資金可以用于投資嗎
2021-01-19意向合同需要本人簽字嗎
2021-01-14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6房屋中介違約應該怎么賠償
2021-01-04員工對集資房享有什么權利
2021-02-21雇傭關系的認定條件是什么
2021-02-03股權激勵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1勞動糾紛多久過起訴期
2021-02-28飛機延誤一天賠償多少
2021-02-23受害人無法聯系被保險人的利益如何維護
2020-12-10特殊崗位人員如何繳納養老保險費
2020-12-23保險公司如何更進一步保障大家的合法權呢
2020-12-04針對高空墜物的保險是怎么規定的
2021-01-06旅行社責任保險主要功能
2021-01-03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間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