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外合同生效條件是什么?
合同成立是當事人產生權利義務的前提。一般說來,當事人一方發出要約,另一方表示承諾,合同即告成立。
二、涉外合同生效的法律適用
合同的效力,包括合同在當事人之間所產生的權利義務及違約責任等方面的內容。如當事人之間根據合同所享有的權利和所承擔的義務的內容和范圍,當事人未履行合同義務應承擔的責任和債權人可以采取的救濟方法等。因此,合同的效力涉及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合同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期望或愿意發生的效果,另一方面是不履行合同時當事人所應承擔的法律后果。關于涉外合同效力的法律適用,律師認為,主要采用以下幾種做法;
1、適用合同的準據法。在確定涉外合同效力的法律適用中,首先要看合同準據法是不是當事人自主選擇的法律,如果是當事人自愿選擇的法律,則應依意思自治原則,適用合同當事人選擇的法律。因為意思自治原則是指合同的準據法應由合同當事人雙方自由協商加以選擇的一項原則,是確定合同準據法的普遍原則。如果當事人沒有選擇法律,則適用合同締結地法,或者適用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法律,或適用法院推定的法律。
2、在合同關系中,如果涉及物權方面的問題,一般應適用物之所在地法,而不應適用合同的準據法。因為:(1)物為客觀存在的有形物質體,根據屬地優先權原則,一國法對于其國境內的物有支配權,物乃受物之所在地法的約束和控制;(2)適用物之所在地法有利于判決的承認和執行;(3)適用物之所在地法使法律適用具有穩定性和統一性;(4)適用物之所在地法能對物權提供最有效的法律保護;(5)對合同中的物權的處理不僅影響合同當事人,而且可能影響其他人,不宜適用合同準據法。
3、如果違約的同時還伴有侵權的,有的國家主張對合同義務適用合同準據法,因為合同義務是合同約定的內容,其法律適用應當根據意思自治原則,首先適用當事人在合同選擇適用的法律;對侵權行為則應用侵權行為地法,因為侵權行為適用侵權行為地法這一原則是各國所普遍采用的原則,只是理由各異,有的國家以“場所支配行為原則”為依據,有的國家以“既得權說”為依據的。
4、對于合同的履行問題,一般應適用合同的準據法,但也有些國家主張應適用合同的履行地法。如果合同有兩個以上履行地,則一般適用主要履行地法。因為合同的履行是當事人行使其合同約定的義務,且屬于行為的范疇,根據“場所支配行為原則”應當適用履行地法。
近幾年中隨著我們涉外合作越來越多,那么涉外合同也是越來越普遍的,為了更好的保障雙方的權益同時也是為了促進國際市場經濟的發展,在簽訂涉外合同時也是需要符合相應的規定,只有建立在涉外合同成立并生效的前提下,才能促進交易活動的開展。
涉外合同糾紛怎么選擇管轄法院
涉外合同訴訟程序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合同成立和合同生效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涉嫌假冒注冊商標有什么后果
2021-02-11隱名股東的股東權如何確認
2021-02-19合同履行中有爭議可不可以中止
2021-01-29管轄權異議超出時間怎么處理
2020-12-11取保候審期間是否停職
2021-01-27一審敗訴,二審終審也敗訴該怎么辦
2021-01-06離婚證據如何收集
2020-12-02虛假訴訟1萬元怎么判
2020-12-15集資房不補交超面積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1-02-16如何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26解除勞動合同后多久能取公積金
2020-12-01公司倒閉法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05煤火費勞動仲裁可追溯幾年
2021-02-11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保險公司是否有權要求退賠保險賠償金
2021-03-13保險人未明確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無效
2020-11-20如何書寫保險理賠申請書
2021-01-10車輛修復理賠 保險公司應謹慎
2020-11-26保險合同成立后哪種人可以憑自己的意愿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8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