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法制社會,每個人都享有公平的權利跟義務,為了保障自己最基本的合法權益,在涉及自己本身利益面前,當事人雙方基本上都會以簽訂合同的方式來完善,這樣才能在法律面前依法合法保障自己的權益。一般在簽訂的合同內容里面都會涉及違約條款,大部分的違約條款都會約定好違約金,特殊情況除外,這樣一旦有一方出現違約行為就可以依法追究對方的違約責任。那么合同約定的賠償原則是什么呢?
一、根據《合同法》規定,損害賠償應當遵循完全賠償原則。完全賠償原則指的就是因為一方違約而使另一方遭受的全部損失都有違約方負責承擔,也就是說如果合同約定了賠償的違約金數額,違約方就必須無條件賠償受害方合同約定的違約金,不僅如此,違約方還須一并賠償對方履行合同以后能夠得到的利益。如果能夠確定實際損失,違約金可以適當超過實際損失,但是不能超過損失的30%,對于約定損失賠償金的,原則上不能高于實際損失。
二、合同賠償原則也包括合理預見原則。根據我國《合同法》第113條規定,當一方有違約行為的情況下,違約方不僅要賠償規定的損失,還要賠償對方履行合同后可獲得的利益,但是不能超過違約方可預見的合理的因違約而可能造成的損失。
三、合同賠償原則還包括減輕損害原則。即在違約方違約后,會造成一定的不可預估的損失,在造成更大的損害之前,受害方必須對損害的預估方向加以控制以防止更大的損失。根據《合同法》第119條規定,如果受害方沒有對可能擴大的損失加以阻止,則擴大的損失不能要求違約方賠償,但是如果受害方因為防止損失的擴大而發生的合理支出費用,可以要求違約方進行承擔補償。
四、合同約定賠償原則包括損益相抵原則。即一方發生違約行為以后,另一方雖然因為對方的違約行為而產生了一些損害,但是又因為發生的損害而獲得的另外的利益之時,應該以凈損失為標準來確定損害賠償的范圍,即應該將受害方因禍得福所受的利益從損害中扣除掉。
五、合同約定賠償原則包括責任相抵原則。根據《合同法》第120條規定,如果簽訂合同的當事人雙方都違反了合同約定的內容,則應該以各自應付的責任為標準來確定責任單位,即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最新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計算標準
合同賠償損失的范圍
專利轉讓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同格式條款的優點是什么
2020-12-28監護人能侵犯隱私權嗎
2021-02-13房產訴訟期間可否居住
2021-02-11交通違法記錄與個人信用掛鉤嗎
2020-12-02學校承擔校外學生受害責任嗎
2021-02-10回遷房有房本嗎
2021-01-31一裁終局不包含勞動糾紛嗎
2020-12-18人壽保險的壽險保費有哪幾類
2021-02-11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及注意事項
2021-01-18本案中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2-03交通事故保險怎么理賠
2020-12-21保險合同的訂立必須要投保人親自簽字蓋章才生效嗎
2020-11-21未盡提示和說明義務 保險免責條款屬無效
2021-02-12保險未盡說明義務 事故后應理賠
2021-03-15房地產土地轉讓協議怎么寫
2021-03-17出讓土地用途變更的法律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0-11-16拆遷補償安置方案不合理怎么辦
2021-02-20拆遷養殖戶補貼政策住房補貼政策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2020-11-11承租人在租賃期間被拆遷有沒有補償
2021-02-21拆遷維權有期限嗎,起訴期限是多久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