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自提存有效成立時起,債務人對債權人的債務消滅。有效的提存,即視為債務人履行了債務;
②標的物提存后,毀損、滅失的風險由債權人承擔。提存期間,標的物的孳息歸債權人所有。提存費用由債權人負擔。
③債權人享有隨時領取提存物的權利,但該權利的行使有法定的除斥期間。
債權人領取提存物的權利,自提存之日起五年內不行使而消滅,提存物扣除提存費用后歸國家所有。
④對債權人領受權的限制:
債權人對債務人負有到期債務的,在債權人未履行債務或者提供擔保之前,提存部門根據債務人的要求應當拒絕其領取提存物。
債權人領取提存物的權利,自提存之日起5年內(時效為不變期間)不行使則消滅,提存物扣除提存費用后歸國家所有。
《合同法》規定的提存是以清償為目的,所以是債消滅的原因。
《擔保法》規定的提存并非以清償為目的,而是以擔保為目的的提存。
提存機關受理提存人提出的申請、收取提存物并做出相應的處分,因此建立了提存法律關系。這個行政行為包括提存人申請和提存機關核準申請兩個方面。對提存人而言,提存機關的選擇并不依其自由意志,而是根據法律規定,必須符合法律關于受理和管轄等方面的規定。而且申請材料和相關證明文件的提交也必須由法律規定。不在法定提存機關進行提存不發生提存的消滅債務的效力,而提交的申請材料不合格也會承擔提存機關拒絕受理的后果。由此可知,提存人不能依自由意思表示而為提存行為。對提存機關而言,在收到提存人的提存申請后,應在法定的時間內作出受理與否的決定,其決定受理與否的依據不是其自由意志,而是法律規定的提存條件。對不符合提存條件的申請,提存機關應當拒絕受理。而對符合法定提存條件的申請,提存機關則不得拒絕。也就是說,提存機關也不得依自由意思表示而決定接受或者不接受提存申請。而保管合同中,合同依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保管人得依自己意愿訂立或者不訂立保管合同。提存機關的行為是被動行政行為,必須以提存人提出申請為條件,從這個意義上講,該行為與企業法人設立登記、不動產抵押登記等行政行為相似。
在建立提存法律關系中發生的糾紛,法律一般規定依照諸如申請、復議等公法程序予以解決,而不是遵循民事訴訟程序。這也突出地反映了提存法律關系的公法性質。
提存人將提存物向提存機關提交后,提存人與提存機關之間形成公法上的保管關系。認為提存為公法行為和私法行為的學者都認為提存是一種保管關系。但保管關系并不必然是私法關系,更不一定是合同關系。在公法上,保管關系也普遍存在,如司法機關對贓物、犯罪工具等的保管。提存關系完全符合公法上的保管關系應有的特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北京債權債務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2-04網貸逾期如何處理
2021-02-09商標轉讓協議協議不合法應該如何處理
2021-01-19一般保證連帶共同被告
2021-03-13能否直接執行反擔保財產
2021-01-23挪用公款多少可以立案
2021-02-01合同約定復利計算利息到期不付可以要求支付嗎
2021-03-24單項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23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中的股權處置方式
2021-03-19快退休可不可以辭退
2021-01-23別墅地皮可買賣建房嗎
2021-01-15租住房租墻皮脫落怎么處理
2020-12-03人壽保險理賠指南的各種規定
2020-12-01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哪些不同之處
2020-12-2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中的保險利益
2020-11-12家庭財產保險案例
2021-01-21人身保險合同中保險受益權的喪失的幾種情況
2021-01-09保險公司超過判決書規定日期不給錢有什么辦法
2021-02-10三者險理賠以修理為前提嗎
2021-01-11保險合同電子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