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屬于單方面合法終止合同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第五百六十三條規定,具備該條規定的五種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不可抗力是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不能預見,對其發生和后果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事件,包括自然災害、戰爭、社會異常事件等。不可抗力事件的發生,對履行合同的影響可能有大有小。有時只是暫影響合同的履行,當事人可以通過延期履行實現合同目的,但不能濫用單方解除權。因不可抗力事由而單方解除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必須承擔舉證責任,說明自己行使解除權的法律事實已經發生。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主要債務是指根據合同的約定,當事人應當承擔債務的大部分或者對債權人權利有重要或者根本性影響的部分。
(三)、因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要后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遲延履行是指債務人無正當理由,在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仍未履行合同債務; 或者對于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合同,債務人在債權人提出履行的催告后仍未履行。對于債務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的,債權人首先應當規定一個合理期限,書面催告債務人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覆行債務或者有其它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如果合同中約定履行期限或者其它合同條款對當事人權利義務至關重要,一方有違約行為將嚴重影響到當事人訂立合同所期望的經濟利益時,當事人可以不經催告程序而直接單方解除合同。
(五)、法律規定的其它情形。
如: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貸款人可以停止發放借款,提前回收或者解除合同;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租賃物,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等。
需要說明的是,當事人單方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其合同是否有效。
根據我國《民法典》的規定,如果一方單方面終止合同,屬于單方違約,應該按照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條款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如果合同未明確規定違約責任,但是合同一方交納了定金,則交納定金方違約,對方不退還定金,接受定金方違約,則雙倍返還定金。
單方面終止合同違約金比例是多少?
單方面終止合同違約金如何支付?
合同終止合同合同解除的區別在哪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正常車禍死人要坐牢嗎
2021-01-31勞動者辭職必須單位批準嗎
2021-02-23三級丙等醫療事故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25類情況,被舉報后村干部直接下崗!
2021-01-25職工可以入選監事會嗎
2021-01-01擔保人被拉黑怎么解決
2020-11-29監護人被指定后能否變更
2021-03-21不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23交通事故誤工費證明怎么寫
2021-02-15勞動工傷基本賠償項目是什么
2020-12-20承諾書是否為合同性質
2021-03-14圈地種菜侵占公共綠地違法嗎
2021-03-05股份公司章程工商局版本是怎么樣的
2020-11-25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產品責任險與公眾責任保險的比較
2021-02-20保險公司辦理索賠手續的程序具體是怎樣的
2021-03-12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優點
2020-12-07沒有考核被辭退按照勞動法補償嗎
2021-03-112020年人身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0-12-02保險公司理賠最晚多久處理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