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城市:晉江市律師 訥河市律師 巴中律師 慈溪市律師 滴道區律師 阿壩律師 宜興市律師 梨樹區律師 龍口市律師
合同解除權屬于形成權,法律規定一方在享有約定解除權的情形下,當條件成就時可以解除合同,但對于享有解除權一方發了解除合同通知后想繼續履行的情況,法律則無明確規定。此時,解除權是否消滅?實踐中應如何處理?律霸小編將通過相關法律法規為您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合同法》規定一方當事人享有約定解除權時,可以解除合同。但對于享有解除權的一方在解除權成就后又要求對方繼續履行合同的,解除權是否消滅未作明確規定,《合同法》對于解除權消滅事由的規定存在漏洞。對此,可類推適用《合同法》關于撤銷權消滅事由的規定,并參考民法中的權利失效理論對該法律漏洞予以補充。
一、《合同法》對解除權消滅的規定存在漏洞
關于解除權消滅的情形,《合同法》僅于第95條規定:“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經對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法律漏洞包括了以下三種涵義:
(1)指現行制定法體系上存在缺陷即不完全性;
(2)因此缺陷的存在影響現行法的應有功能;
(3)此缺陷之存在違反立法意圖。法律體系應當是一個具有內在一致目的的法律規定的整合體。法律體系必須是無矛盾的,一有矛盾,即構成法律秩序的體系違反。法律違反的表現形態有兩種:一是規范矛盾,二是價值判斷矛盾。所謂價值判斷矛盾,指對于有類似性的兩個法律事實,賦予不同的法律效果,或對于不同的法律事實,賦予相同的法律效果。
在法律性質上,解除權屬于形成權的一種。從民法解釋學的上述原理出發,可以尋找《合同法》對其他形成權的相關規定。《合同法》第55條規定了同樣作為形成權的撤銷權消滅的兩種情形,其中第(2)項規定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而對解除權,《合同法》第六章則未明確規定當事人可以以自己的行為放棄解除權。因此,《合同法》對同為形成權的兩種權利的規定存在不同,這種不一致在法律解釋學上稱為類推適用式價值判斷矛盾,構成法律上的漏洞。法律既然存在漏洞,在適用時就必須對漏洞進行補充。
二、合同撤銷權的類推適用
法律漏洞補充的方法存在三種:
(1)依習慣補充;
(2)依法理補充;
(3)依判例補充。
在法解釋學上最重要的是依法理補充。類推適用作為法理補充的重要方法,在本案中可直接適用。所謂類推適用,指對于法無明文規定的系爭案件,比附援引與其具類似性的案型規定。如上所述,對于同為形成權的撤銷權,《合同法》規定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對解除權可參照同為形成權的撤銷權的規定,在一方享有解除權后,并未向對方發出解約通知,而是繼續要求對方履行合同的,應視為享有解除權的一方已經以自己的行為放棄了解除權,該解除權也隨即消滅,此后不能再以該解除權向對方提出解除合同。
我國《合同法》之所以規定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原因也在于保障另一方的信賴利益和合同狀態的穩定。無論是撤銷權或者解除權,一旦一方當事人享有該形成權便具有了可以以自己意志單方面撤銷或終止合同的權利,合同隨即處于一種不穩定的狀態,另一方會時刻擔心合同終止而使自己的履行行為成為不必要。因此,《合同法》第95條還規定了對方當事人有進行催告的權利,在經對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解除權的,解除權消滅。而在一方解除權成立后,其要求對方繼續履行合同的行為,會使相對方產生信賴,即享有解除權的一方已不會再行使其解除權,法律應當保護對方當事人的這種信賴。故確立撤銷權、解除權可以權利人的行為默示放棄與英美法中的“禁反言”原則在法理上是相通的。
綜上可知,面對發了解除合同通知后想繼續履行的情況時,依據法理,一旦一方行使了單方面撤銷的權利,則合同已經處于不穩定的狀態,即使要求繼續履行,另一方也有可能拒絕。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般發了解除通知后是不可以的繼續履行的,但是若通知未到達對方當事人的時候,是可以撤銷并繼續履行的。這就是律霸為您進行的詳細介紹。
預期違約如何承擔責任
合同法中違約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合同違約賠償方式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孕期女職工保護法律規定
2021-01-02老年人無房居住如何處理
2021-03-15合同債權的訴訟時效問題
2020-11-25職務發明的發明人有獎勵嗎
2020-12-24<交通事故篇> 交強險和第三者責任險并存時,發生交通事故該如何賠償?(限江蘇范圍)
2020-12-19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1-03-08反擔保合同適用法律情形有哪幾種情況
2021-03-12擔保人免除法律責任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10離職時降工資合法嗎
2020-11-20放棄繼承權有啥法律后果
2021-03-16反家暴法規定:哪些行為算家暴
2020-12-10正式入職和外聘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5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理賠
2021-02-27保險公司為何在運輸合同中拒絕賠償
2021-01-292020人壽保險合同樣本
2021-01-0620天買230萬保險 一男子連續投保后神秘死亡
2021-03-16誰負責對外資保險公司實施監督管理
2021-01-13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登記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25再保險經紀人基本介紹是怎樣的
2021-01-27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簿是什么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