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事故法律程序是什么?
1、起訴,即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立案審查 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對裁定駁回起訴不服,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受理后,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通知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可根據當事人申請,做出財產保全裁定,并立即開始執行
3、排期開庭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4、開庭審理 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回避 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材料發表意見。 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法庭調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議解決糾紛。 如果達成調解協議,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生效,當事人履行調解書內容或申請執行;未達成調解協議,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宣判)。
5、 宣判 同意判決,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我院告訴庭提出執行申請;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區分對待: 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二、 醫方被起訴后應做的應訴準備
1、 收到患方的起訴狀時,須冷靜處之。
通過解決爭議,是人們法律意識提高、法制健全的標志。因此,醫療機構不要害怕打官司,通過訴訟,可以提高醫務人員對醫療糾紛的防范意識,增加防范手段,同時也是防止矛盾激化的重要方式。
通過研究原告的起訴狀,可以發現案件的爭議焦點,了解對方的觀點和對有關事實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礎上,應開始全面收集相關證據,包括資料、相關法律、法規(含衛生部門發布的部門規章)、診療護理規范和常規。尤其注意對病歷資料的收集工作,包括相關的X光片、化驗單、報告單、病理資料等,在此基礎上制訂訴訟策略。訴訟策略的制訂將直接影響訴訟的進程和訴訟結果,應根據不同案件的具體情況加以制訂。
2、認真對待答辯狀。
對于答辯狀內容應特別斟酌,不應輕易承認原告提出的事實,因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稱《若干規定》第74條規定,訴訟過程中,當事人在起訴狀、答辯狀、陳述及其委托代理人的代理詞中承認的對己方不利的事實和認可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予以確認,除非當事人反悔并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
并非所有的醫療事故都必須要通過法律程序解決的,如果醫患雙方能夠正確對待醫療事故發生的原因,雙方都能理智的處理關于醫療事故的賠償,這樣對醫患雙方來說可能要比走法律程序更加合適。當然了,絕大多數的患者面對已經發生的醫療事故都是比較激動的,這也會進一步激化醫患矛盾的。
醫療事故致人死亡的賠償標準
最新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由哪個部門負責?
醫療事故鑒定規章及相關法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行拆除屬于什么行為
2021-01-15醫護人員因公殉職如何認定
2021-01-07如果沒有失業證怎么入職
2021-02-05股權轉讓協議無效怎么處理
2021-02-21借款人去世債務怎么辦
2020-12-30剝奪政治權利作為一種附加刑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拘傳的程序有哪些
2020-12-11交通事故應由誰管轄
2020-12-128樓安裝空調摔下去業主賠償嗎
2021-03-15員工簽保密協議公司不給保密費怎么維權
2020-12-23勞務外包需要什么資質
2021-01-10裁員多少人以上要提前30日公告
2021-01-05交強險理賠怎么墊付和追償
2021-01-02投保車輛中的免責條款
2021-02-01保險糾紛非訴和解案
2021-02-03什么是比例賠付
2021-03-10侵權人賠償后保險還賠嗎
2020-12-11保險經紀人的組織方式有哪些
2021-03-19農村機動地最長承包期限是多久
2020-11-22糧補是歸土地所有者還是土地承包經營者呢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