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是近幾年導致我國醫患關系較為緊張的原因之一,醫療事故出現以后是需要患者進行醫療事故傷殘等級鑒定的,不同的等級就會有不同的賠償標準,下面大家就跟律霸的小編一起來看看四級醫療事故賠償如何計算的吧。
詳細研讀《條例》第50條,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哪一項賠償,在考慮以上列舉的2個因素的同時,還涉及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賠償計算的參照系,即確定了患者的醫療事故等級、醫療機構的責任之后,應該依據什么樣的標準來計算賠償額。
《條例》第50條共涉及3個參照系,即: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不同的賠償項目,在計算時應參照不同的參照系。具體分述如下:
1. 誤工費、陪護費的計算,以“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為參照系。即: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于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專人陪護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2. 傷殘生活補助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計算,以“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為參照系。即: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
3. 被扶(撫)養人生活費的計算,以“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參照系。即:以死者生前或者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扶養且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為限,按照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計算。對不滿16周歲的,扶養到16周歲。對年滿16周歲但無勞動能力的,扶養2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而這3項指標,均必須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數據為準。
律霸小編已經在上文中進行了比較充分的講解,希望能夠幫助各位進一步了解相關內容。要是你還想了解醫療事故賠償其他方面的知識,可以上律霸網站進行具體了解,感謝你的閱讀!
2020最新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醫療事故有精神賠償嗎
一級甲等醫療事故的賠償比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非法批準征用土地罪構成要件及處罰
2020-12-11疫情減租政策是怎樣的
2021-02-07非訴訟法律業務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9國家賠償的種類有哪些
2021-01-27哪些房產不能抵押,抵押房產怎么進行
2020-12-09行政處罰的管轄和適用
2020-12-08家庭冷暴力離婚能索要賠償嗎
2021-03-11農民工工傷賠償計算
2021-02-20企業承包經營合同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7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勞動合同期限未滿可以辭職嗎
2020-12-24勞務分包合同適合什么法律
2020-12-07人壽保險索賠需要提供什么資料,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20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22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3-16教練車出事的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1存款保險費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3-08車禍保險公司多久賠償
2021-02-02保險經紀人管理辦法有什么規定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