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倒賣文物罪辯護詞
審判長、審判員:
接受xx親屬的委托,xx、xx兩位律師為倒賣文物案被告人xx在二審中提供辯護,現(xiàn)依據(jù)事實和法律發(fā)表如下辯護意見,請合議庭予以考慮:
辯護人認為,在刑事訴訟中,首先適用地是“無罪推定”的原則。在這一原則下,如果要認定被告人有罪,必須要有確切和充分的證據(jù)證明被告人具備適當?shù)闹黧w資格要求、有主觀過錯,實施了相關的行為并且其行為侵犯了相應的客體和應當受到刑罰處罰。而要得到這些證據(jù)必須依照法定程序、采取合法的方式取得;在認定這些證據(jù)時,要求必須是不存在任何合理懷疑、絕對可信賴的;所有這些證據(jù)必須形成完整的鏈條,通過這一證據(jù)鏈條能夠得出一個完整的結論,這一結論必須是唯一的、沒有其他任何可能存在的。而且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如果在運用證據(jù)上產(chǎn)生懷疑時,應當從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則進行認定;如果在認定事實上產(chǎn)生歧義時,應當從有利于被告人的角度作出解釋;如果在適用法律上產(chǎn)生困難時,應當從有利于被告人的方向進行選擇。
基于上述認識,辯護人認為一審判決在認定事實和運用證據(jù)上都在存在嚴重問題,具體闡述如下:
一、一審判決在認定事實上的問題
1、判決書中認定“2001年5月5日,一個叫陳*子的人(另案處理)給被告人xx打電話稱xx有文物出售,讓周來xx。5月6日被告人xx到xx后打電話讓被告人xx來xx購買文物,未能得逞……”的表述過于主觀。事實上是xx約xx到xx看了一個花瓶,因該花瓶系仿制品而非古董,所以xx沒要。這一點在庭審中xx和xx的一致供述可以證實。這里需要說明的是,xx本身就是經(jīng)營古玩店的,他買賣古董(包括文物)賺錢無可厚非,只要他所收購的不是國家禁止經(jīng)營的文物,那么就是合法行為。而一審判決書中將xx的經(jīng)營行為表述為“未能得逞”,顯然是在主觀上已假定xx是要進行非法的倒賣活動,并且這一主觀心態(tài)直接影響到對xx其他行為的認定,致使在審理查明的事實中出現(xiàn)偏頗。
2、判決書認定“……看完文物后在xxx商定47萬元成交,兩天后交易……”沒有確切證據(jù)能夠證明。可以說明這一情節(jié)的有2001年6月16日xx訊問筆錄;2001年5月11日xx訊問筆錄;2001年6月16日xx訊問筆錄;2001年6月16日xx訊問筆錄。但這些供述不能確定無疑的說明商定價格的事實存在。xx是聽xx說的,xx說談價格時只有xx和xx二人,也就是說他和xx也不知道具體是怎么談的,而xx在筆錄中供述說“談好47萬”,但在庭審中又說“談了半天沒談成”,顯然上述本份訊問筆錄存在諸多疑點,不能確切地證明商定價格這一事實存在。同時xx當庭供述“47萬是xx定的”,這就可以說明價格問題只是單方的要求,不是買賣雙方商定。,沒有商定價格,當然不可能有交易,所以“兩天后交易”的說法也就不攻自破了。而xx作為一個精明的商人,他在只看到兩件文物、還不能確定是否屬于國家禁止經(jīng)營的種類,也不知道其他文物什么成色、價值多少的情況下就與中間人而不是賣主商定價格顯然不符合經(jīng)商的常理,所以也是不可能的。
3、判決書認定“……當晚,被告人xx在去西安的路上給在廣州的被告人xx打電話,讓蘇帶錢來臨汾購買文物。隨即被告人xx打電話給被告人xx讓車帶50萬元一同到山西臨汾來購買文物……“的事實雖然存在,但不能就此說xx的行為屬于犯罪行為。前已述及,xx是一個古董商人,他所經(jīng)營的古董(包括文物)只要不是國家禁止經(jīng)營的,就不屬于違法,更談不上犯罪。xx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向朋友借錢并讓朋友帶錢來購買文物并不一定就是要購買國家禁止經(jīng)營的文物。在這里,并沒有確切證據(jù)能夠唯一地證明xx是要購買本案所涉文物,所以不能說xx讓朋友帶錢來臨汾購買文物的行為是犯罪行為。
4、判決書認定“……當日下午夏、周、賈、郭在xx堯都區(qū)平陽賓館213房間商定交貨時間時被抓獲……“也不能認定xx的行為屬于犯罪行為。眾所周知,山西是文物大省,臨汾地區(qū)更是中國輝煌燦爛的古文明的承載地。xx作為古董商人,來此收購文物是情理中事。在前次交易未或者不能交易的情況下二次來此,繼續(xù)想著其他文物能否交易也是情理中事,不能就此認定xx就是要買xx手中的國家禁止經(jīng)營的文物,也不能將xx與周、賈、郭再次接觸的行為認定屬于犯罪行為。
辯護人認為,一審判決在認定事實方面存在諸多疑點,有的情節(jié)沒有確切證據(jù)能夠證明,有的情節(jié)存在其他合理解釋,也就是說不能得出唯一的――xx必然是去買xx手中的國家禁止經(jīng)營的文物這一結論。在這種情況下認定xx犯倒賣文物罪不符合刑事審判原則。
二、一審判決在運用證據(jù)上的問題。
一審判決據(jù)以認定事實的證據(jù)共有十項,其中第八、九項與xx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沒有實質(zhì)性聯(lián)系,現(xiàn)就其他幾項進行分析:
1、關于鑒定結論。鑒定結論是認定文物等級的依據(jù),是確定各被告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以及罪行輕重的重要指標,是最重要的證據(jù)之一。關于這份證據(jù),xx在上訴狀中從一個行家的眼光進行了分析,認為青銅器的鼎盛時期是商代的中后期和西周期間,大多屬一級文物,而東周及春秋期間的青銅器制作流程和工藝都開始走下坡路,所以大都定為三級文物以下。xx的這批文物毛坯粗糙、工藝模糊,且都屬于春秋早期,定為一級文物似嫌過高。為此,xx多次提出重新鑒定申請。這里辯護人認為在鑒定結論存在疑點的情況下,人民法院有義務委托有關部門進行重新鑒定,望二審法院予以考慮。
2、關于xx證言。xx系本案主要犯罪實施者,其出賣珍貴文物的主觀意圖明顯,犯罪事實清楚,只因其是現(xiàn)役軍人,所以才沒有在本案中處理。因此其在公安機關的供述不一定能以一個證人的身份不帶任何功利性的如實陳述。同時他所陳述的情節(jié)除xx去他家看貨這一事實外均系從他人口中得知,情節(jié)的真實性、確切性值得懷疑。
3、關于被告人xx供述。xx的供述可以證實通過xx與xx聯(lián)系、一起與xx去xx家看貨、一起商談、五月九日再次與xx接觸等事實,但對于商定價格、商定交易時間等關鍵情節(jié)均在庭審中予以否定。也就是說xx的供述并不能確切地證實xx要購買xx手中的國家禁止經(jīng)營的文物。
4、關于被告人xx供述。xx在整個刑事訴訟過程中的供述反復不定,難以確信。他所作的看貨、定價、交易等供述均非他親身感知,不具有確切的證明效力。他所作的“xx拉了一張單子算了67萬,xx算了59萬,最后定價48萬……”的供述不符合“賣高買低”的交易常理,也于xx、xx的供述不相一致,所以無法以其供述認定案件事實。
5、關于xx供述。xx供述的事實基本存在,但這些事實并不能說明xx的行為是本案所指控的犯罪行為。xx買賣古董(包括國家不禁止經(jīng)營的文物)屬正當經(jīng)營行為;在xx家看貨也是正常經(jīng)營行為;兩天后回平陽賓館再次商量交易也不能排除商量正常合法交易的可能;給xx好處費也不是違法犯罪行為。所以從xx的供述中并不能體現(xiàn)xx實施了本案所指控的犯罪行為。
6、關于xx供述。xx本人供述中對自已最不利的就是對xx說的“有多少貨要多少”,而據(jù)他本人在上訴狀中解釋是指讓xx給聯(lián)系其他國家不禁止經(jīng)營的文物,對這種文物有多少要多少,而不是說對xx的文物有多少要多少。這一解釋合情合理,也可以說,根據(jù)xx的供述能得出不只一個合理解釋,因此不能認定是要實施刑法中的倒賣文物行為。
7、關于xx、xx證言。前已述及,xx讓二人攜款來晉并不一定是要倒賣刑法第三百二十六條所指的文物。所以即使有這樣的事實存在,也不能認定xx犯有本案所指控的罪行。
8、關于沒收贓款贓物及決定。公安機關這一決定的作出違反法律規(guī)定。根據(jù)我國法律,被告人的行為未經(jīng)審判機關判決確定的,依法不能認定有罪,從而其有關款物是否屬于贓款贓物也不能確定。xx公安局堯都分局在一審判決尚未作出時就決定將有關款物定性為贓款贓物并予以沒收顯然于法不合。這一證據(jù)只能說明公安機關行為違法,而不能證明案件事實。
在庭審記錄及各被告人的上訴狀中均有公安機關逼供、誘供的記載。在這種情況下,在各被告人的當庭供述與在偵查機關的供述不一致時以何為準會產(chǎn)生疑問。這里辯護人認為,偵查機關與犯罪嫌疑人實質(zhì)是相互對立的兩方,偵查機關有法定的權力和強制手段,在某種程度上具備逼供、誘供的條件和可能,客觀環(huán)境對犯罪嫌疑人相對不利;而庭審中不僅有控辯雙方,還有相對中立的裁決者,不存在逼供、誘供的環(huán)境,對被告人相對有利。基于“無罪推定”和“有利于被告人”的刑事審判理論,應當以庭審中供述來認定案件事實,以確保公正審判。
本案中,被告人xx只見到兩件文物,而一審判決卻將從xx家中搜到的十五件一級文物、二十一件一般文物都認定為擬倒賣的文物,并據(jù)以認為情節(jié)特別嚴重將xx處以七年徒刑。這一點顯然不符合罪責刑相適應的刑事審判原則。并且,就連那兩件文物也沒有確切的證據(jù)證明xx已經(jīng)決定并且著手倒賣。
辯護人認為,根據(jù)本案證據(jù)可以合理的得出至少兩種結論,一是xx知道臨汾有文物后就去看貨,看后認為不能確定是否可以買賣(因所見的青銅器毛坯粗糙、工藝模糊,不像是珍貴文物),便想考慮后再定。于是一面給xx打電話讓攜款前來,同時與周、賈、郭等積極聯(lián)系;一面前往西安辦其他事,同時細細考慮。另一種結論是xx看過后發(fā)現(xiàn)是禁止買賣的,便不準備買,但仍然想從盛產(chǎn)文物的臨汾買一些不禁止買賣的文物,于是就托xx等人繼續(xù)打聽,并說有多少要多少,同時讓xx攜款來晉準備擴充古玩店生意。對于前一種結論,辯護人認為最多只是一種犯罪預備,而對于后一種結論則純粹是正當?shù)慕?jīng)營行為。在存在幾種可能的情況下,或者說在所有的證據(jù)不能得出一個唯一的結論的情況下,不能認定xx的行為構成犯罪。
所以,辯護人認為被告人xx無罪。
以上意見,誠望合議庭予以采納。
謝謝!
XXXX律師事務所
律師?韓XX
20XX年XX月XX日
二、倒賣文物罪量刑標準
倒賣文物罪(刑法第326條),是指以牟利為目的,倒賣國家禁止經(jīng)營的文物,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二十六條?以牟利為目的,倒賣國家禁止經(jīng)營的文物,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以上就是關于倒賣文物罪辯護詞的寫法。但是每個案件的實際情況不同,到時候辯護詞的寫法也不一樣,不能夠所有的倒賣文物案件都套用這份范本。在有需要寫倒賣文物罪辯護詞時,可以考慮來律霸網(wǎng)網(wǎng)站找律師,按照實際的情況寫一份標準辯護詞。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實婚姻能分遺產(chǎn)嗎
2020-12-18勞務公司怎么注冊
2020-12-23登記一首歌版權大約多少錢
2021-01-28車禍傷者的賠償起訴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0-11-23酒后兩車撞人后均逃逸如何處罰
2020-11-29語言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1-02-19五保戶誰贍養(yǎng)誰繼承嗎
2021-01-19公有住房轉(zhuǎn)讓手續(xù)有哪些
2020-11-30試用期離職十天還沒發(fā)工資怎么辦
2020-12-07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0-12-01國內(nèi)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合同訂立當天發(fā)生事故保險公司擔不擔責?
2020-12-21從保險法修改看保險消費者利益保護有什么
2021-03-13保險拒賠是否應先解除合同
2021-02-01裝卸工跌落車下受傷是否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3發(fā)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高速路上追尾別人的責任需要聯(lián)系保險公司嗎
2021-01-29釋義保險法第十七條是怎樣的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