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醫療事故責任鑒定如何劃分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5 · 1052人看過

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醫療事故 醫療事故鑒定 醫療事故分級標準 醫療事故鑒定程序 醫療糾紛處理

醫療事故中的責任具體分為了完全責任、主要責任、次要責任以及輕微責任,在不同的事故責任下,當事人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不同。那么大家知道醫療事故責任鑒定是如何劃分的嗎?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解答。

一、醫療事故責任鑒定如何劃分

每當發生了醫療事故后,都會有醫療事故責任程度劃分的問題存在,那么就需要醫療事故鑒定機構,醫療事故鑒定的任務是綜合分析醫療過失導致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狀況等因素,判定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

根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三十六條規定,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分為:

1、完全責任:

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賠償全部損失的100%)

2、主要責任:

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賠償全部損失的60-90%)

3、次要責任:

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賠償全部損失的20-40%)

4、輕微責任:

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賠償全部損失不超過10%)

實踐中還存在對等責任:即醫、患雙方各負擔50%。

責任程度的不同,對于賠償數額的影響較大,顯不了過錯程序與承擔責任一致的原則,比原《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確定的只要鑒定為事故不考慮責任程度一律承擔100%賠償的內容較為公正、合情合理。

醫療事故鑒定書中的“主要責任”或“次要責任”抑或“輕微責任”,是對事故原因力的認定,其本來意義是“主要原因”或“此要原因”,只不過醫療行政部門對相關責任人的行政處分看來是以原因力作為主要依據,需要如此表述而已。

當然,醫學會的鑒定結論,不是具體行政行為,不能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其結論只是專家證言性質,在人民法院來說僅能起到證據的作用,沒有絕對的約束力,如果當事人對鑒定結論之責任認定有爭議的,如果合議庭認為有必要,可以單獨就責任程度問題(即原因力分析)再提交人民法院法醫室或委托有關專家作出認定。

二、三級丙等醫療事故的賠償

三級丙等醫療事故是指器官大部分缺損或畸形,有輕度功能障礙,可能存在一般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三級丙等醫療事故(八級傷殘),傷殘賠償指數按30%計算。計算公式為:居民年平均生活費×30年×30%

由于《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假定我國的人均壽命是75周歲(與《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中假定的人均壽命70歲相比,延長了5年),故該項中“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

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的規定,可按60周歲以上年齡每增加1歲減少1年的方式進行計算:60周歲計算15年、61周歲計算14年、62周歲計算13年、…

68周歲計算7年、69周歲計算6年,依次遞減,70周歲以上按5年計算。須注意的是,計算年限確定后,仍要乘以傷殘等級系數。

在劃分醫療事故責任的時候,需要充分考慮醫療過失導致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狀況等因素,判定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等因素,這樣作出的鑒定才是比較準確的。如果你在這方面遇到了什么問題的話,可以先咨詢一下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醫療事故舉證責任患者承擔哪些

醫療事故責任糾紛怎么處理

醫療事故致人死亡責任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