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債務關系是民法領域里比較重要的關系,其直接涉及到資金財物等的流轉與各方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的平衡。那么債的發生原因有哪些?而企業在面臨債權難以實現的情況下,又應該如何正確討債?今天,小編就為您整理了如下內容,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一、債的發生原因有哪些
債的發生原因也稱債的發生根據,是指引起債的關系產生的法律事實。
民法通則第84條規定,債是按照合同約定或者依照法律規定而產生的民事法律關系。據此,債的發生原因可分為兩類:一是合同,一是法律規定。實際上,除合同外,其他的法律行為也可以發生債的關系,例如遺囑。因此通-說認為,債的發生原因依其是否基于當事人的意思而發生,可劃分為法律行為和法律規定兩大類,前者稱為意定之債,后者稱為法定之債。在各國民法上,可引起債的產生的法律事實主要有以下幾種:
1、合同
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合同依法成立后,即在當事人之間產生債權債務關系,因此合同是債的發生根據。基于合同所產生的債,稱為合同之債。合同之債是當事人在平等基礎上自愿設立的,是民事主體開展各種經濟交往的法律表現,也是債的最常見、最主要的表現形式。
2、單方允諾
單方允諾也稱單獨行為或單約束行為,是指表意人向相對人作出的為自己設定某種義務,使對方取得某種權利的意思表示。依意思自治原則,民事主體可基于某種物質上或精神上的需要為自己設定單方義務,同時放棄對于他方當事人的對價請求。因此,單方允諾能夠引起債的發生。在社會生活中較為常見的單方允諾有懸賞廣告、設立幸運獎和遺贈等。
3、侵權行為
侵權行為是指不法侵害他人的合法民事權益的行為。依法律規定,侵權行為發生后,加害人負有賠償受害人損失等義務,受害人享有請求加害人賠償損失等權利。這種特定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即侵權行為之債。侵權行為之債是除合同之債以外的另一類較為常見的債,它由非法行為引起,依法律規定而產生,以損害賠償為主要內容。
4、無因管理
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的或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為他人管理事務或提供服務的行為。無因管理一經成立,在管理人和本人之間即發生債權債務關系,管理人有權請求本人償還其因管理而支出的必要費用,本人有義務償還,此即無因管理之債。無因管理之債與合同之債一樣,都是因合法行為而發生的,二者的根本區別在于合同之債為意定之債,無因管理之債為法定之債。
5、不當得利
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根據而獲得利益并使他人利益遭受損失的事實。依法律規定,取得不當利益的一方應將所獲利益返還于受損失的一方,雙方因此形成債權債務關系,即不當得利之債。不當得利之債與侵權行為之債、無因管理之債同屬法定之債,其特點在于,它既不像合同之債那樣基于當事人的合意而成立,也不像侵權行為之債那樣因不法行為而發生,或像無因管理之債那樣因合法的事實行為而發生,而是基于當事人之間的利益發生不當變動的法律事實(事件)而發生。
6、其他原因
除上述發生原因外,債的關系還可因其他法律事實而產生。例如,因締約過失,可在締約當事人之間產生債權債務關系;因拾得遺失物,可在拾得人與遺失物的所有人之間產生債權債務關系;因防止、制止他人合法權益受侵害而實施救助行為,可在因此而受損的救助人與受益人之間產生債的關系。
二、企業應該如何正確討債
防范逃債,查工商登記資料是基礎,實地考察則是關鍵。實地考察對于生產型企業是一種特別有效的辦法,但有些地方官商勾結非常嚴重,通常的風險防范方法根本不起作用。
調查完企業資信,正式開展業務,下一步就是怎樣簽訂合同了。有一些企業不重視合同,認為出事找人解決就可以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我國法制建設不完善,確實存在著有時“找人”比合同管用的現象,但“找人”也要付出成本,如果在合同簽訂之初就做出對企業有利的約定,可能比“找人”的成本更低,而且更起作用。
現代社會經濟糾紛在所難免。對于客戶欠債,必須態度堅決地采取法律行動解決,不要因為數額少,對方口頭承諾而一拖再拖,中了對方的“緩兵之計”,等對方轉移資產,再采取法律行動已是無濟于事。到法院起訴前,向對方發律師函,給對方法律的震懾,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也是可以考慮的方法。
到法院起訴,訴訟費由敗訴一方承擔,但原告要先墊付。法院判決勝訴后,有時由于欠債人沒有可執行財產,經常發生贏了官司輸了錢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申請法院快速查封、凍結欠債人的資產,就成為能否順利追回債款的關鍵。訴訟的第一步,就是要提請法院查封或凍結對方資產。
立完案,法院查封對方財產后,企業應充分準備材料,積極應訴,使判決能盡可能地保護債權人的合法利益,只有證據充足,法院才能支持債權人的訴訟請求。訴訟階段,按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一審一般是半年,二審是3個月,兩審終審。利用審限轉移資產、拖延時間是債務人逃避債務的慣常手法。而且,盡管《民事訴訟法》規定一審最長不超過半年,但法院經常會由于各種原因超過時限
面對法院時效上的問題,當事人也可在最初簽合同時與對方約定發生問題時通過仲裁解決,明確約定仲裁地點及仲裁庭,仲裁一裁生效,不需要經過二審,時間上快捷。另外,仲裁是國際承認的,在全世界都可以申請執行。
判決下來后,就是申請執行。執行是訴訟價值的最終體現,一個勝訴判決,如果沒法執行,這樣的判決對當事人來說是毫無意義的。對于個人來說,在判決勝訴后的一年時間內申請執行都是有效的,對于企業來說,在判決勝訴后的半年時間內申請執行都是有效的。如果超過法定期限不申請執行,就喪失了強制執行申請權。
追債并不是件輕松的事,但是需要債權人保持冷靜,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例如向法院提起強制執行程序或是行使自己代位權的方法。若是在交易中遇到債務人怠于履行債務的情況,建議委托律師制定一份較為科學完善的追債計劃。律霸網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務清償后抵押失效嗎
2021-02-27消防行政處罰的決定程序是什么
2021-02-10惡意轉移夫妻財產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0父母贈與是否可以附贍養老人的條件
2021-01-19故意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15購房合同不能忽視的協議,補充協議應該涉及的內容有
2020-11-11勞動合同變更協商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4合同到期限勞動者還能不能否獲得補償呢
2021-02-20調解能確定勞動關系嗎
2020-12-28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的合法嗎
2021-01-05開發商未按時交付房屋,違約金應如何計算
2020-12-08本起保險合同糾紛應如何認定
2021-03-16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是怎樣的
2020-11-14保險事故發生后轉讓保險利益有效嗎
2020-12-12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保險合同的含義與特征有哪些
2021-03-04自駕出游的保險怎么辦
2021-03-19法律對保險代理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2被保險人 TheInsured
2020-11-27拒保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