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傷害的公司有責任嗎
民法上有一個理論叫“雇主責任”,即勞動者在履行職務過程中致人損害的,由雇主承擔賠償責任。那么,勞動者因自身過錯在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致他人損害的情況,是否適用這一原理,由用人單位(或雇主)來承擔侵權責任呢?焦點問題在于,勞動者上下班的行為是否屬于執行工作職務?
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最高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以及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致人損害的,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一條的規定,由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民事責任。上述人員實施與職務無關的行為致人損害的,應當由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件。交通事故不僅是由不特定的人員違反交通管理法規造成的;也可以是由于地震、臺風、山洪、雷擊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造成。
按照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道路上的行駛途中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件。
構成交通事故應當具備下列要素:
(1)必須是車輛造成的。車輛包括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沒有車輛就不能構成交通事故,例如行人與行人在行進中發生碰撞的就不構成交通事故;
(2)是在道路上發生的。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雖在單位管轄范圍但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地方.包括廣場、公共停車場等用于公眾通行的場所;
(3)在運動中發生。是指車輛在行駛或停放過程中發生的事件,若車輛處于完全停止狀態,行人主動去碰撞車輛或乘車人上下車的過程中發生的擠、摔、傷亡的事故,則不屬于交通事故;
(4)有事態發生。是指有碰撞、碾壓、刮擦、翻車、墜車、爆炸、失火等其中的一種現象發生;
(5)造成事態的原因是人為的。是指發生事態是由于事故當事者(肇事者)的過錯或者意外行為所致。如果是由于人無法抗拒的各種自然災害造成,均不屬于交通事故;
(6)必須有損害后果的發生。損害后果僅指直接的損害后果,且是物質損失,包括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
(7)當事人心理狀態是過失或有其他意外因素。若當事人心理狀態處于故意,則不屬于交通事故。
以上就是關于這些問題的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您需要關于這方面的幫助,律霸網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1-10級工傷鑒定標準
2021-03-25農民工養老保險轉移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30同居關系是否可以主張死亡賠償金
2021-02-15取保候審期間是否停職
2021-01-27網上買到假貨哪里可以舉報受理
2020-12-26繼承權喪失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07向外國請求送達文書,請求書應載明內容
2021-03-04花唄部分用戶接入央行征信,上了征信黑名單怎么辦
2020-12-30想訴訟離婚,女方把結婚證藏起來怎么辦
2021-03-02在公司受了傷前鑒定工傷了還是鑒定傷殘
2020-11-30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0-12-23信用卡逾期不還會怎樣
2021-01-10商業銀行破產給賠付嗎
2021-01-08集體土地征收與補償
2020-11-15中介何時才能收取費用
2020-11-22初入職場必須了解的十個法律問題
2021-02-22高級管理人員怎么簽合同
2021-03-04保險合同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2021-03-17法律對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3包工頭在工地傷亡怎么賠償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