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認為,欠錢不還可以報警嗎?欠錢不還屬于民事糾紛,你可以報警,但是民警一般都不會受理的,所以通過報警也解決不了欠錢不還的問題。那么欠錢不還該怎么要回來呢?
一、欠錢不還報警無法解決問題
欠錢不還屬于民事案件,一般情況下警方介入的會很淺,不會深入進去,最多也就是調解調解,不會立案。如果以欺詐罪來報案,那么警方會非常慎重,欠錢不還的人是否能構成欺詐罪還不一定,所以,通過報警是無法解決欠錢不還這個問題的。
二、欠錢不還可以通過訴訟解決
欠錢不還是民事糾紛,那么就可以通過法院訴訟來解決。
1)收集相關證據證明債務屬實
2)去法院起訴,申請訴前財產保全
3)法院起訴、立案、庭審、判決
4)勝訴后,如果對方在判決生效兩年內沒有還錢,可向法院提起強制執行,如果對方就不執行,在一般地區,可以由法警拘留對方當事人,一般是一年一次,一次15日。
訴訟中最好由律師代理,這樣在證據鏈的準備上就會非常充足,勝訴的概率就會比較大,財產的執行也會更加到位,一般情況下最好由律師全權代理,直到執行完成,所以在簽訂代理合同時,可與律師就這一方面溝通一下,在代理合同中明確約定,不然律師可能打完官司就不管了。
雖然欠錢不還不能通過報警解決,但是可以通過法院訴訟解決,拘留十五天足以令人聞風色變,懂得權衡輕重,及時地還上欠款。
三、相關法律法規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公民下落不明滿兩年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他為失蹤人。
失蹤人的財產由他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代管。失蹤人所欠的稅款、債務和應付的其他費用,由代管人從失蹤人的財產中支付。
由此可見,宣告失蹤后將能確定對失蹤人的財產代管關系,并能解決對失蹤人所欠債務的清償問題。所以你可以向法院申請宣告借你錢的人失蹤,然后要求從他的財產中清償欠你的債務。
至于欠條的訴訟時效這個問題,要視具體情況而定。首先,對于約定還款期限的欠條,訴訟時效從還款期限屆滿的次日起計算滿2年。
其次,對于沒有約定還款期限的欠條: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債務人在約定的期限屆滿后未履行債務而出具沒有還款日期的欠條訴訟時效期間應從何時開始計算問題的批復》中指出:“雙方當事人原約定供方交貨后,需立即付款,需方收貨后無款可付,經供方同意寫了沒有還款日期的欠款條,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的規定,對此應認定訴訟時效的中斷。
如果供方在訴訟時效中斷后一直未主張權利,訴訟時效期間則應從供方收到需方所寫的欠款條之日的第二天開始重新計算”,據此,此類欠條的訴訟時效應從出具欠條之日起開始計算。
小編認為,遭遇欠錢不還怎么辦?相信這是很多人都頭疼的問題。當朋友、同事或是其他人跟自己借錢時,很多人礙于面子,最終把錢借給他人。在這些借錢的人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只借不還的,當遇到這種情況時,很多人會束手無策。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在線法律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白艷霞律師.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從事法律工作以來憑借扎實的法學功底.較強的代理訴訟經驗及多年的企業法律顧問工作經驗.為當事人挽回了巨額經濟損失.得到了當事人普遍好評.有多起婚姻家庭繼承糾紛.借款糾紛.交通事故.勞動爭議等民事代理業務.通過積累大量的辦案經驗現主要向合同糾紛.物流糾紛.公司業務.工程建筑等領域邁進并取得不錯的效果.尤其是對民事糾紛案件有著獨到的見解和處理流程.積累了大量的判例.在訴訟業務中.能夠對案件爭議焦點和法官審理思路有準確把握.充分考慮當事人的核心需求,在非訴業務中.把在訴訟中積累的經驗運用到實踐當中去.為當事人提前預防風險.盡量不發生糾紛或在產生糾紛時能最大化降低損失.白律師竭誠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前來探討咨詢法律業務!可電話聯系15025465062微信號:15025465062
工傷認定過期了怎么打官司
2021-01-15行政訴訟中不適用調解的原因有哪些
2021-02-27公司可以拒絕患過病的員工返回上班嗎
2020-11-30同一產品有兩項相似的外觀設計如何申請
2021-01-06道路交通事故協議書格式
2021-03-20如何區分票據無效和票據變造
2020-12-25母親死后兒子能向女兒追討贍養費嗎
2021-03-18房產抵押給私人還能做二押嗎
2021-01-05配偶是否承擔婚前債務
2020-12-09土地侵權糾紛是否屬于行政前置
2021-02-13父母出資買房如何要回購房款
2021-01-14高級管理人員怎么簽合同
2021-03-04領導暗示辭退一定要辭職嗎
2020-12-31人壽保險公司的責任是什么,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0-12-13對每一危險單位的風險管理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0飛機航空管制延誤賠償
2020-11-20保險合同解釋原則有哪些
2021-02-18保險合同給人下“套”
2020-11-11保險合同的爭議
2021-03-14如實告知規定對保險業提出新要求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