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存在什么風險
(一)嚴格按法律來確認借款人的主體資格。按《合同法》及《貸款通則》的規定,可以簽訂借款合同的借款人必須為具有簽約主體資格的企(事)業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個體工商戶或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自然人。我國《合同法》第9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和民事行為能力。當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訂立合同。”《民法通則》第42條規定:“企業法人應當在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目前我國企業集團公司分公司較多,有一部分是沒有法人資格的,有一部分的經營活動是在集團公司授權下進行的,所以,確認合同主體資格非常重要。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提起訴訟首先必須要有明確的被告。而借貸合同簽訂后,合同主體常常發生變化,是把簽訂合同的一方主體列為被告,還是把已經變化的主體列為被告,或是把其他主體列為被告,就成了訴訟方式解決借貸合同糾紛的首要問題。如果不能明確訴訟主體,錯列或漏列被告,都有可能造成訴訟失敗,如訴訟駁回、原判被撤銷、發回重審、再審等。
(二)由借款人填寫借款合同,防止理解糾紛。根據《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借款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真正意識的表示,雙方當事人就合同的主要內容、條款達成合意的,借款合同即告成立。而銀行合同一般都是格式合同,《合同法》第39條規定:“采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立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第41條規定:“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做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所以,借款合同應由借款人填寫,可以讓借款人熟悉、了解、理解合同內容、條款,填寫過程也是熟悉理解過程。對合同的填寫應工整規范,不得錯填、漏填、留有空白,合同主體應寫全稱,主從合同內容相互對應,不能矛盾。防止合同填寫漏項,防止出現經濟糾紛時,因合同理解分歧,對貸款人帶來不利的影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罰金和罰款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05軍人結婚申請多久能下來
2021-01-28企業跨國并購有什么類型
2020-11-24留置權人是否能取得所有權
2020-12-16拖欠貨款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5滴滴營運證2020年新規定
2021-01-09勘察合同是否屬于專屬管轄
2020-12-02偽造房產證來抵押借款是什么罪
2021-02-06勞動關系轉移是什么意思
2020-12-07冷暴力算校園欺凌嗎
2020-11-13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男子為博關注直播喝酒喝油猝死,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
2020-12-21公司法人有什么權利,哪些人不得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2021-02-14需要制定公司規章制度嗎
2020-11-25勞動合同期限怎么填
2021-01-02人壽保險是如何進行理賠的
2020-12-22出口運輸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1-01-27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是同一人嗎
2020-12-12保險經營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07車上人員責任險什么情況免賠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