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院賣保健品的處罰(案例分析)
案例
我局執法人員在轄區婦幼保健院監督檢查時,發現該院藥房存放著一定數量的福施福膠囊(營養素補充劑),該產品標示批準文號為“衛進食健字[1998]第009號”,系原衛生部批準的進口保健食品。產品的外包裝上標注著“尤其適用于孕期和哺乳期婦女”及“出生缺陷干預工程產品”等藍色字體,生產日期為2011/07/27。執法人員根據線索,查驗了上述產品的供貨資質證明材料及進貨單據,并對相關人員進行了調查取證,調查得出以下結論:1、上述保健食品是醫院從外地某保健食品經營企業以每盒60元的價格購進的;2、醫院收款人員憑醫生處方,以每盒95元的價格銷售給患者共計63盒。
分析
醫院憑處方使用“保健食品”應認定其為藥品,直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以下簡稱《藥品管理法》)有關規定進行處罰,具體有兩種情況:一是保健食品若與藥品同名,則視為“以非藥品冒充藥品”,依照被冒充藥品的標準進行檢驗,并載明檢驗結果”。二是保健食品與藥品不同名的,則視為使用未獲得藥品批準文號的藥品,即依據《藥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條第三款第(二)項,認定為假藥,按《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六十八條、《藥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條規定進行處罰。
二、相關知識
保健品是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不得宣稱具有治療功效。醫療機構是診療疾病的地方,需開立處方,凡診治疾病不得使用藥品和醫療器械之外的東西,不得使用保健品。否則按非藥品冒充藥品處理。保健品就是保健食品的簡稱。醫院不能銷售保健品當然是有法律依據的。醫院是醫療機構,是從事醫療的機構,我國法律規定,只有藥品、醫療器械才能宣稱具有治療功能,所以醫療機構必須使用藥品、醫療器械治療疾病,如果使用保健品那么視為非藥品冒充藥品。當然也有例外,比如醫院可以使用消殺品,因為消殺品并非治療功能,也不存在冒充藥品的可能性。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所講述的關于醫療機構賣保健品的相關法律處罰與規定。醫院是救死扶傷的機構,我們都希望醫療機構不要忘記初心,當然我們的法律也是如此。如果相關知識還有想要了解的,歡迎咨詢我們的在線律師,很高興為您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司法解釋是怎樣的
2020-12-18為什么公司人格否認不是對公司法人人格的永久性的剝奪
2021-03-06股權變更能否辦理土地抵押
2020-11-30交通事故未出傷殘鑒定能否起訴
2021-01-04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司法解釋
2021-01-26國企改制重組員工補償金怎么算
2020-12-10如何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5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怎樣為車輛買保險
2020-12-07如何處理保險合同無效產生的后果
2021-01-20人身事故的保險責任和免除責任分別的概念
2021-01-08保險公司該不該為無責任事故車輛買單?
2021-03-07財產保險合同中有哪些免責條款
2020-11-27黑龍江司法鑒定指定保險醫生正確嗎
2020-12-26法院將主動審查投保人是否具有保險利益嗎
2021-03-12房屋沒有門窗拆遷賠償嗎
2021-02-10買拆遷戶房子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6沒有土地證的地,拆遷時有補償嗎
2021-02-02娘家是房子拆遷戶口遷走了可以要點補償嗎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