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受益人不當得利的返還方式及返還的范圍
返還不當得利,除返還原來所取得的利益外,由此利益所產生的孳息也應一并返還、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根據使他人受到損失,而自己獲得利益的行為引起的一種事實狀態,因不當得利而產生的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就是不當得利之債,其中取得不當利益的人叫受益人,是不當得利之債的債務人,負有返還不當得利的債務。財產受損失的叫受害人,是不當得利之債的債權人,享有請求受益人返還不當利益的債權。不當得利是引起債權債務關系發生的一種法律事實,因其引起此債完全是基于法律的規定,而不是基于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所以不當得利作為債的發生根據之一只能是事件而不是民事法律行為。
利益獲得方返還不當得利的范圍受善意還是惡意的影響。
【案情】
一個深冬的傍晚,甲發現了一條走失的牛,將其關在自家牛欄中,等待失主前來認領。當晚,狂降大雪。大雪壓塌了牛欄,將牛壓死。第二天,甲請人將牛屠宰,花去屠宰費50元。牛皮牛肉共賣得價款500元。該牛價值1000元。后牛主乙知道此事,要求甲返還牛款1000元。為此發生糾紛。
【問題】
甲應向乙返還多少錢?為什么?
【評注】
本案涉及不當得利的返還范圍問題。
依《民法總則》第118條規定,甲與乙之間形成不當得利,構成不當得利之債,甲為不當得利之債中的利益取得人,乙為利益所有人,甲對乙負有返還不當得利之債的義務。
本題的關鍵在于返還利益的范圍。依據民法理論,在返還利益的范圍上,應區分善意和惡意:如果利益取得人在取得利益時不知自己取得利益無合法根據的,即利益取得人為善意受益人時,利益所有人所受損失大于利益取得人取得的利益的,以所受利益范圍為限返還利益,如利益不存在,則不予返還,如利益取得人所受利益大于利益所有人所受損失,返還利益以利益所有人所受損失為限予以返還,以體現法律的寬容。但在利益取得人為惡意的情況下,則所受利益小于所受損失的,以所受損失為限予以返還,如所受利益大于所受損失的,則以所受利益為限予以返還。
本案中,甲為善意的利益取得人,牛的死亡,是不可抗力造成的,甲對此不存在過失,因此,甲返還不當得利應以現存利益為限,而不是該物的原有利益。本案中,甲僅得利450元,故應以450元為限返還不當得利。
相關閱讀:
返還方式
①原物返還,即當原物尚存時,應返還原物。
②作價返還,即如果原物已不存在,則可作價償還。
關于價額的計算方法,通說認為,當受益人所受利益為勞務時,其價額為勞務的通常報酬;當原物因附合而喪失所有權時,應以因附合對于受益人所生的利益即物的升值為標準;當原物因他人侵權而滅失時,應以受益人所得賠償額為限;當原物被消耗時,應以消耗時的市場價格為準。
返還不當得利,除返還原來所取得的利益外,由此利益所產生的孳息也應一并返還、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根據使他人受到損失,而自己獲得利益的行為引起的一種事實狀態,因不當得利而產生的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就是不當得利之債,其中取得不當利益的人叫受益人,是不當得利之債的債務人,負有返還不當得利的債務。財產受損失的叫受害人,是不當得利之債的債權人,享有請求受益人返還不當利益的債權。不當得利是引起債權債務關系發生的一種法律事實,因其引起此債完全是基于法律的規定,而不是基于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所以不當得利作為債的發生根據之一只能是事件而不是民事法律行為。
利益獲得方返還不當得利的范圍受善意還是惡意的影響。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不當得利的一些相關的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不當得利應當按照規定進行返還,可以利用原有的物質進行償還也可以利用其他的方式等價的進行償還。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北京精神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23職業病診斷鑒定手續有哪些
2021-02-22輕傷案件找個律師收費方式有哪些
2021-01-11交通事故車輛保全后怎么辦
2021-03-15保全財產損失是否會有損害賠償
2021-02-28私下簽的離婚協議有效嗎
2020-12-09訴訟費是否也要承擔連帶責任
2020-11-13交通事故誤工費需要哪些證明
2020-12-12發生交通事故訴訟糾紛要做些什么
2020-11-13購買保障性住房的標準
2021-02-21產假期間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0-11-30冷暴力算校園欺凌嗎
2020-11-13手寫無勞動關系模板是怎樣的,手寫是否有效
2021-03-03員工工傷身亡家屬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2-15保險: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包括哪些內容2020最新
2021-02-06什么是老賴
2021-01-09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嗎
2021-02-19關于投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風險提示的公告
2020-12-18車上責任險案例
2020-11-21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