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認定的期限
工傷認定是勞動行政部門依據法律的授權對職工因事故傷害(或者患)是否屬于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給予定性的行政確認行為。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工傷認定辦法》規定應當由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上述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工傷保險條例》、《工傷認定辦法》規定,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工傷職工超過1年申請工傷認定的,勞動保障部門可不予受理。
在職工因發生工傷事故時,部分職工可能因為取得了交通事故肇事方的賠償款,而忽略了本應該獲得的工傷保險待遇。部分職工對行使權力的期限缺乏充分認知,導致本應可以取得的權力喪失,十分可惜。
工作中事故發生后,單位應在30日內(時限)申請工傷認定,超過30天不超過1年(時效)單位也可申請,但工傷認定之前的費用由單位承擔。單位不為職工申請認定,職工或者近親屬可在1年內(時效)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認定。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對事實清楚、權利義務明確的工傷認定申請,在15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對需要司法機關或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結論為依據的,在這些部門尚未作出結論期間,工傷認定時限中止。
綜上可知,申請工傷認定的主體可以是用人單位,也可以是職工或其家屬。通常情況下,是由用人單位向勞動保障部門申請工傷認定,要是單位在規定的30日內不進行申請的話,職工或其家屬就可以在1年內提出工傷認定的申請。更多工傷認定方面的知識,歡迎你到律霸網站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做交通重新傷殘鑒定的要求
2021-01-14殘疾賠償金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1私自接自來水如何處罰
2020-11-25未生效合同違約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只要軍人不同意就不能離婚了嗎
2020-11-28扶貧房若不贍養老人能收回來嗎
2021-01-26沒收手機是侵犯財產權嗎
2021-03-13訴訟中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1辦理房地產抵押登記須知
2021-02-28怎么證明是在商場摔傷,有哪些相關法律依據
2021-01-02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哪些
2020-11-17房產面積的測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13哪些財產不可以做抵押物
2020-12-01終止勞動合同會發生哪些爭議
2021-01-15什么情況員工仲裁不被受理
2020-12-10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包括哪些人,理賠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17兒童意外險限額是多少
2020-11-21家庭財產保險條款
2020-12-02保險公司再保險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16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