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報表看什么?
要讀懂財務報表,除了要有基本的財務會計知識外,還應掌握以下方面以看清隱藏在財務報表背后的企業玄機:
瀏覽報表,探測企業是否有重大的財務方面的問題
拿到企業的報表,首先不是做一些復雜的比率計算或統計分析,而是通讀三張報表,即利潤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看看是否有異常科目或異常金額的科目,或從表中不同科目金額的分布來看是否異常。比如,在國內會計實務中,“應收、應付是個筐,什么東西都可以往里裝”.其他應收款過大往往意味著本企業的資金被其他企業或人占用、甚至長期占用,這種占用要么可能不計利息,要么可能變為壞賬。在分析和評價中應剔除應收款可能變為壞賬的部分并將其反映為當期的壞賬費用以調低利潤。
研究企業財務指標的歷史長期趨勢,以辨別有無問題
一家連續贏利的公司業績一般來講要比一家前3年虧損,本期卻贏利豐厚的企業業績來得可靠。我們對國內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一家上市公司的業績必須看滿5年以上才基本上能看清楚,如果以股東權益報酬率作為績效指標來考核上市公司,那么會出現一個規律,即上市公司上市當年的該項指標相對于其上市前3年的平均水平下跌50%以上,以后的年份再也不可能恢復到上市前的水平。解釋只有一個:企業上市前的報表“包裝”得太厲害。
比較企業的利潤水平是否與其現金流量水平一致
有些企業在利潤表上反映了很高的經營利潤水平,而在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方面卻表現貧乏,那么我們就應提出這樣的問題:“利潤為什么沒有轉化為現金?利潤的質量是否有問題?”銀廣夏在其被暴光前一年的贏利能力遠遠超過同業的平均水平,但是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卻相對于經營利潤水平貧乏,事后證明該公司系以其在天津的全資進出口子公司虛做海關報關單,然后在會計上虛增應收賬款和銷售收入的方式吹起利潤的“氣球”.而這些子虛烏有的所謂應收賬款是永遠不可能轉化為經營的現金的,這也就難怪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如此貧乏。
將企業與同業比較
將企業的業績與同行業指標的標準進行比較也許會給我們帶來更深闊的企業畫面:一家企業與自己比較也許進步已經相當快了,比如銷售增長了20%,但是放在整個行業的水平上來看,可能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如果行業平均的銷售增長水平是50%,那么低于此速度的、跑得慢的企業最終將敗給自己的競爭對手。
小心報表中的“粉飾”
財務報表中粉飾報表、制造泡沫的一些手法,對企業決策績效的評估容易產生偏差甚至完全出錯現象。
以非經常性業務利潤來掩飾主營業務利潤的不足或虧損狀況
非經常性業務利潤是指企業不經常發生或偶然發生的業務活動產生的利潤,通常出現于投資收益、補貼收入和營業外收入等科目中。如果我們分析中發現企業扣除非經常性業務損益后的凈利潤遠低于企業凈利潤的總額,比如不到50%,那么我們可以肯定企業的利潤主要不是來源于其主營的產品或服務,而是來源于不經常發生或偶然發生的業務,這樣的利潤水平是無法持續的,也并不反映企業經理人在經營和管理方面提高的結果。
將收益性支出或期間費用資本化以高估利潤
這是中外企業“粉飾”利潤的慣用手法,比如將本應列支為本期費用的利潤表項目反映為待攤費用或長期待攤費用的資產負債表項目。在國內房地產開發行業中,我們可以經常地看到企業將房地產項目開發期間發生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利息支出任意地和長時間地“掛賬”于長期待攤費用科目,這樣這些企業的利潤便被嚴重地高估。
以關聯交易方式“改善”經營業績
采用這一手法的經典例子是目前已經不存在的“瓊民源”公司。為了掩蓋虧損的局面不惜采用向其子公司出售土地以實現當期利潤,而下一年再從該子公司買回土地的伎倆,后來“東窗事發”,遭到財政部和證監會的嚴厲懲處。所以,我們在分析中應關注企業關聯方交易的情況,研究其占企業總的銷售、采購、借款以及利潤的比例,并應審查這些交易的價格是否有失公允。
通過企業兼并“增加”利潤
某些企業在產品或服務已經尚失贏利能力的情況下,采用兼并其他贏利企業的手段來“增加”其合并報表的利潤。這些企業的會計高手利用國內尚未有合并會計報表的會計準則和目前合并報表暫行規定中的“漏洞”,將被兼并企業全年的利潤不合適地并入合并報表中。
通過內部往來資金粉飾現金流量
有的企業在供、產、銷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不足,便采用向關聯企業內部融通資金,并把這些資金的流入列為“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的手法使現金流量表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看起來更好。
不夸大財務報表的作用
對財務報表進行分析,有助于我們全面地把握公司的財務情況和評估決策績效,但是也應清醒地認識到財務報表分析的局限性:
首先,企業的資產以及利潤表中的產品銷售成本是按資產或存貨獲得時所支付的金額記錄的,因此資產和銷售成本不是按資產或存貨現行價值反映的。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有可能引起資產報酬率或權益報酬率的高估。另外,歷史成本的原則還導致同業新老企業比較的困難。
其次,會計方法選擇和會計估計的普遍存在。會計準則和制度中常常允許對相同的業務采取多個可選擇的方法之一,即使對同類固定資產都采用直線法折舊,不同企業對資產的使用年限、使用年限未能夠在市場上可變賣的價值(殘值)的估計也可能是不一樣的。克服這些問題的方法有:其一,在企業集團內部的績效考核之前,應該按行業統一企業會計制度,盡可能地減少或甚至禁止對同一類經濟業務的不同會計處理方法。其二,作為分析人員,應采用一些剔除由于會計政策不一致對財務指標的影響。
另外,財務指標也具有局限性。企業的內部控制程序是否有效以及企業作為組織的創新和學習能力怎樣等是財務指標所不能反映或不能完全反映的,必須借助于其他的非財務指標,甚至是難以量化的指標來考核。
以上就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法律問題,而您又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律霸網有許多律師可以給你提供服務,并且我們律霸還支持線上指定地區篩選律師,并且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資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顧問的工資福利
2020-11-29公司增資跟股權轉讓能同時進行嗎
2021-03-21原產地標記注冊可以變更嗎
2020-11-27假冒注冊商標罪的立案標準
2020-11-11交通財產損失評估費誰承擔
2021-01-26對交通行政處罰不服的怎么做?
2021-02-09學生做臨時工老板不給錢犯法嗎
2021-01-30炒股盈利怎么算
2021-03-07民事案件
2020-12-24物業收取電損費合理嗎
2020-12-04合同糾紛結案須多長時間
2021-01-10保姆哭訴遭女藝人打罵,構成侵權嗎
2020-12-27勞動合同變更書需要兩份嗎
2021-01-21二次固定合同到期終止怎么賠償
2020-12-12拘役是否要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1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什么是人壽保險,投保壽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2保險合同保證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6什么是健康保險
2020-12-03保險賠完肇事者還賠嗎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