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做人身傷害法醫鑒定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7 · 347人看過

“一看”法醫鑒定所依據的材料是否齊全、正確

法醫師在作出法醫鑒定前,要對病人、治療醫生及相關的人員進行詢問、了解,要查看門診病歷、住院病歷等資料,要對病人進行法醫學檢查等等,法醫師只有掌握了確實充分的材料,才能作出相應正確的法醫鑒定。有時由于一些原因,法醫師作出法醫鑒定所依據的材料可能是虛假的、不真實的,因而可能得出錯誤的法醫鑒定;有時在沒有提取確實、充分的材料,而是過于相信自己的經驗,在推測的基礎上作出法醫鑒定。因此,我們在審查法醫鑒定時,一定要認真查看是否附有作出鑒定所依據的相應材料。如陳某某故意傷害案,在公安機關移送的卷宗中,只有法醫鑒定,而沒有附相應的作出鑒定所依據的材料。該法醫鑒定的法醫學檢查部分是這樣記載的:“自訴和向治療的醫生了解,傷后曾出現暈厥狀態”。于是法醫師根據《人體重傷鑒定標準》第八十七條“損傷引起失血性休克”作出了重傷結論。被害人是在傷后被立即送到醫院進行搶救的,因此,門診病歷所記載的狀況能否作為重傷鑒定的重要依據?承辦人向被害人調取了門診病歷,門診病歷是這樣記載的:“……患者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呼吸急促,查BP:128/74mmHg間斷給氧,輸液,15分鐘后,患者情況好轉……”,住院病歷記載的被害人經治療后的BP值則為150/80mmHg。也就是說,被害人在受傷后的血壓只是下降,但還沒有下降到休克的程度。被害人受傷后表現出的癥狀,只是休克前期癥狀。承辦人將所提取的材料交給法醫師后,法醫師重新依據《人體輕傷鑒定標準(試行)》第四十九“各種損傷出血出現休克前期癥狀體征”的規定,作出了輕傷鑒定。

“二看”法醫鑒定與其他證據是否有矛盾

通常情況下,法醫鑒定對公訴方而言,是指控犯罪,揭露犯罪社會危害性的最有利的證據之一,但法醫鑒定在整個案件的所有證據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與其他證據共同形成能夠相互印證的證據體系,才能成為公訴人指控犯罪的有利武器。如果法醫鑒定與其他證據不能相互印證,甚至相互矛盾,就必須對法醫鑒定和其他有關證據同時進行認真的審查,合理地排除矛盾。如被告人王某、趙某(其他5名同案犯均在逃)聚眾斗毆一案,被告人始終不承認動手打了對方,但有二名目擊證人指證王某、趙某均持鐵榔頭對被害人進行了毆打,而且所有參與斗毆的人,只有王某和趙某二人拿鐵榔頭,其他人均拿菜刀。承辦人審查法醫鑒定時發現,法醫師對鑒定的結果是這樣表述的“全身多處刀砍傷引起失血性休克,屬重傷”,也就說根據這種法醫鑒定,排除了王某、趙某參與了斗毆,即使參與了,也與造成被害人重傷的后果沒有必然的聯系。承辦人調取了被害人病歷,病歷上是這樣記載的:“經查:1、全身九處刀砍傷口;2全身12處鈍器砸裂傷,顱骨粉碎性骨折;3、全身各傷口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根據病歷第2點記載的內容,這種傷完全是由鐵榔頭這樣的鈍器導致,并且也是引起被害人失血性休克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最后,承辦人提請重新進行法醫鑒定,法醫師對法醫鑒定作出了更加準確地表述。從而避免了承辦人在出庭公訴時,陷入十分被動的局面。

“三看”法醫鑒定是否符合法定標準

我國目前對人體損傷程度的鑒定標準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頒布的《人體重傷鑒定標準》和《人體輕傷鑒定標準(試行)》,刑事案件中的輕重傷法醫鑒定,必須嚴格對照此標準作出。審查起訴部門的承辦人在將案件提起公訴前,一定要仔細查閱輕重傷鑒定標準,看法醫師所作的鑒定結論是否與鑒定標準相符合。如張某故意傷害案,被害人面部損傷留有明顯條狀疤痕四條,分別是3.5厘米、3厘米、2厘米、1厘米,累計總長度9.5厘米,法醫師根據《人體重傷鑒定標準》第十六條第(一)項,作出重傷的法醫鑒定。但承辦人查閱了《人體重傷鑒定標準》,發現該標準第十六條第(一)項是這樣規定的“……留有明顯條狀疤痕,單條長于5厘米,兩條累計長度長于8厘米、三條以上累計總長度長于10厘米”。被害人的四條疤痕的總長度為9.5厘米,小于10厘米,并且其中任何兩條相加都不足8厘米,因此都還不到重傷的標準,只符合《人體輕傷鑒定標準(試行)》第十五條“面部損傷后留有明顯瘢痕,單條長3厘米或者累計長度達4厘米”的標準,只能認定為輕傷。經承辦人提出后,法醫師作出了重新鑒定

“四看”法醫鑒定的形式要件是否合法

作為刑事訴訟的證據,不僅要內容合法,同時形式也要合法。在司法實踐中,許多同志往往只注重對證據所能證實的內容本身的審查,而忽視了對形式要件的審查,特別是偵查部門的不少同志,在提取、制作證據時,對某些必須履行的程序沒有引起重視,從而導致證據在形式要件上有一定的欠缺,進而影響到證據的有效性。因此,審查起訴部門的同志,應當要十分重視對證據形式要件審查。就法醫鑒定的形式要件審查而言,主要應圍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一是審查法醫鑒定是否有鑒定人的簽名。法醫鑒定通常是按照固定的格式打印出來,但在法醫鑒定的尾部必須要有鑒定人的親筆簽名。如果僅僅只有打印的鑒定人的姓名或者只有鑒定人所在單位的印章,則需要求鑒定人補簽姓名。二是審查委托鑒定人是否合法。根據刑事訴訟法及相關的司法解釋,在公訴案件中,法醫鑒定的委托鑒定人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及其委托的人,只有申請司法機關作出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的請求權。如果法醫鑒定的委托人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及其委托的人或者是由偵查人員以個人的名義委托的,則不能作為公訴方的證據使用。三是審查偵查機關是否履行了法定的告知義務。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偵查機關應當將用作證據使用的鑒定結論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請,可以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現在大多數案件,偵查機關通常都將履行告知鑒定結論的義務忽略了,這在一定程度上剝奪了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訴訟權利,而且如果在開庭審判階段,被告人、被害人及其委托的人提出重新鑒定的申請,從而就會影響到訴訟程序的正常進行。因此,審查起訴階段的承辦人發現偵查機關沒有履行告知義務,就應及時告知。

“五看”鑒定人是否具有相應的鑒定資格

這里包括二方面的審查:一是審查鑒定人是否獲得法醫鑒定資格證書。法醫鑒定的鑒定人必須具有專門技術知識和實際檢案經驗,并獲得鑒定人資格。鑒定人的資格,是由省級以上的司法機關審核批準后,頒發相應的鑒定資格證書予以確認的。如果法醫鑒定是由沒有獲得鑒定資格證書的人(如法醫師的助手或不具有法醫師資格的其他醫生)作出的,則不具有相應的證據效力。二是審查鑒定人是否有應當回避的情形。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的規定,鑒定人要回避的情形是: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辯護人、或者訴訟代理人的;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鑒定的;5在鑒定時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或者接受請客送禮的。如果鑒定人具有上述應當回避情形之一,則該鑒定人就喪失了對本案的鑒定資格,其所作的鑒定也就不能作為本案的證據使用了。我們就應當聘請其他具有鑒定資格的人,重新作出法醫鑒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林繼華

林繼華

執業證號:

13504201310190631

福建幫信律師事務所

簡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林繼華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