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聞可以侵犯肖像權嗎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見,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通常應具備兩個要件:一是未經本人同意;二是以營利為目的。
在新聞報道中使用他人肖像作為插圖配發,不屬于侵犯肖像權問題,因為我國的新聞報道不是以營利為目的。但是如今的新聞媒體大多都是獨立經營自負盈虧,不可能與盈利沒有關系的,他們的收視率,發行量都直接關系到他們的利益,因此,上海曾經有一個很有名的案件就是新聞媒體侵犯肖像權的案例——**科技報社和陳貫一與朱-虹侵害肖像權,最后最高法的函是還要經過當時人的同意才能使用其肖像。
同時也有一個問題,無論是報紙、雜志,還是電視、網絡,都追求圖文并茂,因而都需要大量地使用包括人物肖像在內的新聞圖片。特別是通過音像傳播的電視,如果不使用包括人物肖像在內的新聞影像,簡直就無法進行傳播。但是,如果都要事先征得肖像人的同意才去拍照和使用,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不問情由地要求所有的新聞報道都必須那樣做的話,不具操作性也沒有新聞的真實性和時效性。可見,肖像的使用不但關系肖像人的權利,也關系到社會和公眾的利益。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和通常慣例,我們的新聞報道在如下情況下可以不經本人同意而使用肖像:
1、在公開場合下拍攝和使用公務人員和知名人士的肖像;
2、在公開場合下拍攝和使用參加集會、游行、慶典或其他社會公共活動的普通公民的肖像;
3、為了行使正當的新聞輿論監督而拍攝和使用他人的肖像。比如,拍攝不法分子正在破壞公共財物或實施其他違法犯罪行為的照片,并予以發表,這就屬于正當的新聞輿論監督,不存在侵害肖像權問題。
二、侵犯肖像權的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這里的賠償包括物質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
物質賠償要以你的實際損失來定(一般很少有物質損失)。
精神損害賠償一般是這方面侵權較多的賠償項目。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
(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
(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第八條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后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三、如何維護肖像權
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時,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賠償損失?!币虼耍缧は駲嗍艿角趾?,公民有權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如果侵權人置之不理,公民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法院強制侵權人停止侵害、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對無營利目的的侵害肖像權行為,肖像權人有權要求賠償精神損失;對以營利為目的的侵害肖像權行為,肖像權人既有權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又有權要求侵權人對侵害肖像權所造成的物質上的損失,進行經濟損害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道路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的時間及鑒定機構的選擇
2021-01-221萬借條違約金能寫多少
2021-03-23訴訟過程中法庭證據的取得有什么途徑?
2021-01-22蓄意造假做偽證如何處罰
2021-01-24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誤工費的賠償
2021-03-09訴訟離婚需要找律師嗎
2021-01-30工傷申請財產保全有必要嗎
2021-02-25什么是家庭暴力如何嚴厲打擊對婦女實施的家庭暴力行為
2020-12-24商業銀行發生信用危機由誰接管
2021-01-20代被保人簽字投保是否合法
2020-12-05代理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2020-11-24離職之后三個月才給工資合法嗎
2021-01-21關于房產繼承的問題
2020-11-18申訴和再審不是一回事嗎
2021-02-12房地產開發轉讓手續應該如何辦理
2020-11-13購房新政策二套房契稅相關規定
2021-02-21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戴隱形眼鏡失明,保險公司失明保險會賠嗎
2021-01-02本案保險合同約定損失賠償是否成立
2021-02-09保險公司推定為全額賠償后車主無權轉讓殘車的理賠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