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他人姓名權會受到哪些處罰
任何干涉、盜用、假冒他人姓名的行為,都構成侵犯姓名權的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因為侵犯姓名權的人,往往都抱有某種利己的、違背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的目的,也極易給權利人造成某種影響和損失。當然,實際生活中的同名同姓,多是非故意的或者是巧合的,不能認定是侵權行為。只有行為人有意識地、甚至是別有用心地使用他人姓名時,才構成侵犯姓名權的行為。實際中還有一種行為是行為人對他人的姓名進行侮辱,這種行為所侵犯的不是姓名權,而是利用姓名進行的侵犯名譽權的行為。意見規定,公安機關將處于危險狀態的未成年人帶離實施監護侵害行為的監護人后,就近護送至其他監護人、親屬、村(居)民委員會或者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并辦理書面交接手續。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應當接收公安機關護送來的受監護侵害的未成年人,履行臨時監護責任。
相關
《民法通則》第99條也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冒用。
《戶口登記條例》第18條,公民變更姓名,依照下列規定辦理:18周歲以上公民需要變更姓名時,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公民的姓名權受到侵害時,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規定: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侵犯公民姓名權的行為有哪些?
1、干涉他人決定、使用、改變姓名。
2、盜用他人姓名。盜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經他人同意或授權,擅自以他人的名義實施某種活動,以抬高自己身價或謀求不正當的利益。
3、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進行活動,以達到某種目的。
盜用和冒用姓名的區別:盜用主要指盜取某人姓名,自己不一定就是姓名者本人。如A盜用B的姓名,向C說自己是B的好友,騙取C的信任從而獲得某種利益。冒用則是冒用某人姓名,自己扮演的就是姓名者本人。如A說自己就是B,進行欺騙從而獲得某種利益。
姓名權屬于具體人格權,指自然人享有的決定、變更和使用其姓名的權利。姓名包括登記于戶口簿的正式姓名,藝名、筆名等非正式姓名。
姓名權侵害主要表現在他人干涉、盜用、假冒,如發現上述情形,權利人可以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害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驅逐出境屬于聲譽罰嗎
2020-11-17交通死亡事故最高賠償多少錢
2020-12-21只有繼承公證書沒有過戶的房產能抵押嗎
2020-12-10申報個人財產包括銀行存款嗎
2021-03-19不得抵押的房地產有哪些?
2021-02-25變更勞動合同時職工應注意些什么
2021-01-31哪些情形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6勞動者突然離職,工資還要結算嗎
2020-12-03企業勞務外包如何進行
2020-12-17觀察期間有工資嗎
2021-01-05如何提防人壽保險合同條款中的陷阱
2021-03-10互聯網保險的優勢是什么
2021-01-03兩妻爭保險金受益權:誰能收益
2021-02-06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2沒有營業執照,可以按照住改非拆遷補償嗎
2021-02-10始興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15一書四方案是誰制定的
2021-01-24拆遷補償中宅基地如何補
2021-01-24婚前房屋拆遷補償算婚后財產嗎
2021-01-09以前居住或得到安置現在戶口所在地還能不能享受拆遷安置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