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釋商品房預售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時,有以下幾個原則可供掌握:
(一)統一解釋原則。
對免責條款的解釋應客觀合理,在銷售商使用了特殊的術語制定人定式合同,適用于所有購房人時,應以購房人的平均的、合理的理解作為解釋的依據,而不允許以銷售商單方面、不公平的理解為依據。對相同的情況不允許有不同的解釋出現。法院在審理一個開發項目中多個購房人與銷售商的預售糾紛時,應注意運用同一標準對免責條款進行解釋。
(二)符合合同目的的解釋原則。
“依符合合同目的的解釋,要求在某一合同用語表達的意思與合同目的相反時,應當通過解釋更正合同用語;當合同內容暖昧不明或互相矛盾時,應當在確認每一合同用語或條款都有效的前提下,盡可能通過解釋的方式予以統一和協調,使之符合合同的目的;當合同文句有不同意思時,應按照符合合同目的的含義解釋,摒棄有背于合同目的的含義。”對預售商品房合同中免責條款的解釋,應符合合同的目的。如果將免除遲延交房責任條款理解為銷售商可以無限期地推遲交房日期,就違背了當事人訂立合同的本意。法院不應支持銷售商這樣的解釋。
(三)不利于制定者原則。
對免責條款有疑義時,應對制定者作不利之解釋,以避免制定免責條款者利用免責條款損害對方利益。(見王*明、崔*遠著《合同法新論。總則》第492頁,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羅馬法即有“有疑義應為表意者不利益之解釋”原則,各國立法也多加以繼承。
(四)限制解釋原則。
指對合同未規定或規定不完備的事項,不得推定適用免責條款。一旦擴張適用就會侵犯購房者的利益。例如:在一商品房預售合同中,對銷售商的免責事項一一進行了列舉,在最后一項規定了"其他事件",這是個概括性的規定,不能擴大解釋為任何事件,而應解釋為與先前所列舉的事項同一種類的事件。
(五)非定式條款優先的原則。
在銷售商與購房者訂立于定式預售合同,而后又別協商訂立了補充協議的情況下,如其中的免責條款發生沖突,應以補充協議為據。這是因為特別規定優于一般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未設立已經出資款項如何返還
2021-02-17違約金是否包含定金
2021-02-15交通事故復議期限是怎樣的
2021-01-12支票兌現期限有多久
2020-11-14撤銷訴訟保全申請書格式
2021-03-24酒后駕車肇事逃逸后自首的處罰是怎樣的
2021-01-03書面贈與協議與口頭贈與協議誰的效力更大
2021-01-13同居關系子女撫養糾紛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11異地執行拘留的法律規定
2021-02-04勞動糾紛二審受理后多久立案
2021-03-22人身保險理賠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1-01-09何謂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2021-01-07人身保險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0-12-25壽險投保一般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02喝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28關于取消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名稱變更審批規定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1-12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合同怎么簽訂
2021-02-02《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解讀
2020-11-08土地流轉解讀是怎樣的
2020-12-09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政策是什么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