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糾紛是時下比較常見的糾紛之一,醫療事故舉證責任的劃分也越來越困難。那么法律對于醫療事故劃分有什么樣的規定,免責事由有哪些,或許還有很多人不清楚,小編就為您收集了這方面的知識,希望對您有幫助。
一、根據《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3第規定:在診療護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于醫療事故
(1)雖有診療護理錯誤,但未造成病員死亡、殘廢、功能障礙的;
(2)由于病情或病員體質特殊而發生難以預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3)發生難以避免的并發癥的;
(4)由于病員及其家屬不配合診治為主要原因而造成不良后果的。
對于第2項(即醫療意外)和第3項(即并發癥)作為免責條件,醫療單位不對不良后果承擔賠償責任,一般不存在異議。
二、作為民事上的過失責任,醫療事故賠償責任的免責事由與其他民事過失責任的免責事由沒有本質上的差別
只是由于醫療活動和醫療事故的特殊性,才使得其免責事由的表友誼賽方法和表現形式有所不同。我國現行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等3條規定了四種不屬于醫療事故情況,實際上這四種情況也就成為醫療事故賠償責任的免責事由,根據我國《民法通則》以及法學界的觀點,醫療事故賠償責任的免責事由主要有醫療意外和并發癥兩種。
(一)醫療事故
醫療事故是指醫務人員無法預料的原因造成的,或者根據實際情況無法避免的損害后果。我國現行處理辦法第3條第(二)項規定的“由于病情或病員體質特殊而發生難以預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就是醫療意外。在侵權行為法理論中,醫療意外是意外事故的 特殊表現形式。
醫療意外有兩個主要特征。
1、醫務人員或醫療單位對于損害結果的發生,沒有主觀上的過失。通常是由于病情特殊蔌者病員體質特殊而引起的。醫務人員只能就依常規所能發現或預料的情況承擔注意義務。病情或者病員體質特殊是超出醫務人員注意義務范圍以外的。
2、損害后果的發生屬于醫療單位或醫務人員難以防范的。處理辦法將難以預料和防范并列規定,是不盡合理的。有些情況下,即使醫務人員實際預見到治療活動如手術會帶來損害后果,但為了保住病員生命仍不得已而損害病員的某個器官。這種情況仍屬醫療意外。
(二)并發癥
并發癥是指在診療護理過程中,由于一種疾病而引發的另一種或幾種疾病。其基本特征是,診療護理過程中出現有兩種以上的疾病,其中一種疾病或幾種引發了其它疾病的發生。
在醫學實踐中,并發癥可大致分成兩類。
一類是按照常規可以預見并可避免的并發癥;另一類是難以避免的并發癥。對因可以預見和避免的并發癥所引起的損害后果,醫療單位不得主張免除責任。只有難以避免的并發癥才能發生醫療事故賠償責任的免除。嚴格地說,難以避免的并發癥亦可歸入醫療意外。
(三)病員及其家屬不配合診治
既然醫療事故賠償責任是過失責任,那么,當醫療損害結果純粹是由于病員及其家屬不配合診治而與醫務人員無關時,醫療單位當然可以據此主張免除責任。醫務人員是專業技術人員,病員接受診療護理期間要積極與醫務人員相配合,這是從所周知的簡單道理。如果病員及其家屬不予配合,則說明具有主觀上的過錯。無論這種過錯表現為故意或過失,醫療單位均可據此免除責任。
但《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3條規定,“以病員及其家屬不配合治療主要原因而造成不良后果的”,不屬于醫療事故,也即醫療單位可以免責。“主要原因”并不等于全部原因,也絕不簡單地等同于病員及其家屬的過錯。根據該條規定,即使醫務人員有過失但卻不是損害后果發生的主要原因,醫療單位就可以免責。這不僅違反了過失責任 的基本法理,也直接違反了《民法通則》。我們認為,對由于醫務人員與病員及其家屬雙方原因造成的損害后果,應當根據過錯程度的大小,由雙方分擔責任。
最后,需要強調指出的是,現行處理辦法還將醫療差錯視為醫療事故賠償責任的免責事由,這是極不恰當的。醫療差錯中的相當一部分符合醫療事故賠償責任 的構成要件,不應作為免除民事賠償責任的事由。但這并不排除將其視為免除醫務人員行政責任的事由。
哪些情況不予受理醫療事故鑒定
醫療事故打官司的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宅基地證征地補償多少錢
2020-12-01公證可以增加借款合同法律效力嗎
2021-01-03侵犯商標權18萬會怎么判
2021-03-19交通事故處理的法律規定
2021-03-20重點交通違法行為包括了哪幾條
2020-12-26道路交通事故處理期限是多久
2020-11-17同居子女撫養協議樣本
2021-03-17人民法院是否必須執行仲裁裁決
2020-12-18民事案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08小區樓頂使用權歸屬誰
2021-03-16集資房交易后房屋性質是什么
2020-12-28簽訂了勞動合同跟是否在試用期內有關系嗎
2021-03-07車輛沒過戶怎么簽免責合同
2021-03-04換崗位屬于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1勞動合同能隨意變更嗎?
2020-11-17勞動安全衛生的定義,勞動安全風險有什么
2020-12-25職工連續工作滿多久可以帶薪休假
2021-03-1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重點突出調解作用
2021-03-13團體意外險期限是多久
2021-03-02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