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用戶訂立合同時應注意的事項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39條規定:“采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第40條規定:“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條規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第41條規定:“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當采用非格式條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111條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1、格式條款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39條規定:“采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第40條規定:“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條規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第41條規定:“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當采用非格式條款。”用戶在注冊過程中,首先需要認真閱讀單車公司提供的單車租賃服務協議,該協議內容屬于格式條款,如果用戶與單車公司在履行協議過程中發生糾紛,可依據上述合同法相關規定,維護自己合法權益。
2、押金問題。
用戶在與單車公司訂立單車租賃服務協議時,需要通過微信或支付寶繳納一定數量的押金。據報道,共享單車目前押金總額已達60億元,單就押金一項,單車公司聚集的資金已是驚人數字,加之金額不等的充值款,單車公司已形成巨大的資池。押金在法律上如何界定?目前,法律界有人將押金認定為動產質押,我認為這種界定欠妥。債務人用于質押的動產系特定物,而作為押金的貨幣,屬于種類物,而作為種類物一旦轉移占有,其所有權也隨之轉移,此時,用戶依據單車租賃服務協議就其押金享有債權,租賃服務協議一旦解除,用戶有權請求單車公司返還押金,這屬于合同之債。而在動產質押中,質押人只是將動產轉移由債權人占有,質權人并未喪失動產所有權,而有關動產的歸還和處置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規定辦理。
從實際來看,將押金界定為履約保證金比較妥當。當前,在工程承包合同中,履約保證金就是工程發包人為防止承包人在合同執行過程中違反合同規定或違約,并彌補給發包人造成的經濟損失一種方式。單車公司收取押金,其目的是激勵用戶合法、規范及文明使用單車,也是起著履約擔保作用。但是,押金作為履約保證金,與定金不同,它不具有定金罰則的作用。
2017年8月2日, 經國務院同意,交通運輸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質檢總局、國家旅游局等十部門聯合出臺《關于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將共享單車明確定性為“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對于方-興未艾的共享單車業而言,以這樣一種莊重立法的形式既賦予了其合法地位,又規范了其發展方向,體現了國家立法在互聯網創新領域的開放立場與包容姿態。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在押金問題上,《指導意見》雖然鼓勵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采用免押金方式提供租賃服務,但是也并未明確禁止其采用押金運營模式。但同時,《指導意見》對押金管理作出了嚴格要求,即“企業對用戶收取押金、預付資金的,應嚴格區分企業自有資金和用戶押金、預付資金,在企業注冊地開立用戶押金、預付資金專用賬戶,實施專款專用,接受交通、金融等主管部門監管,防控用戶資金風險。企業應建立完善用戶押金退還制度,加快實現即租即押、即還即退。互聯網租賃自行車業務中涉及的支付結算服務,應通過銀行、非銀行支付機構提供,并與其簽訂協議。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實施收購、兼并、重組或者退出市場經營的,必須制定合理方案,確保用戶合法權益和資金安全。”
3、用戶個人信息保密問題。
用戶通過手機注冊,與單車公司建立租賃合同關系后,單車公司由此獲取用戶的個人身份信息,以及用戶使用單車的日常記錄的信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111條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2009年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刑法修正案(七)》增設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2015年8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刑法修正案(九)》第十七條修訂,將該罪主體由特殊主體修改為一般主體,增設了從重處罰的規定,并將本罪法定最高刑由三年有期徒刑提高到了七年有期徒刑。”為精準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2017年5月9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的共享單車用戶訂立合同時應注意的事項,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更多法律問題法律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我國征地流程的步驟有哪些
2021-03-23彩禮怎么規定
2021-02-21辦理房產證有時間期限嗎
2021-02-25存單質押孳息處理方式有哪些
2021-02-18誰對政府投資項目負有監督管理職責
2021-02-11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怎么規定
2020-12-21壽險理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1-22保險不能理賠怎么辦
2021-01-03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可直接向保險公司求償
2020-12-05農房保險理賠多久過期
2021-02-28保險公司不認交警判的責任怎么辦
2021-03-17對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不服怎么辦
2021-01-06財產險理賠怎么辦理
2020-12-06保險公司不賠錢怎么辦
2020-12-17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1-02-18分紅險幫您巧理財
2021-02-19無償使用土地承包合同
2020-12-10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不登記有效嗎
2021-01-01土地流轉合同幾年一簽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