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買房當買菜稀里糊涂下定金
查先生講述了其外甥小譚的買房經歷。11月22日,小譚在廣州海珠區寶崗大道某房產中介簽下一份二手房《買賣要約通知書》,意欲購買東曉路一處房產,房款11萬元。由于小譚事前沒有與任何親友商量,又毫無購房知識,在簡單的思維和中介張小姐的鼓吹下,他連該樓有幾個樓梯都未搞清楚,在未見到業主沒看到任何產權證明,也沒有簽訂看樓協議的情況下,即向該中介支付了5000元人民幣的“買賣要約定金”。
次日,查先生及小譚再去看樓,發現該房環境及其他條件都很不理想,當即向該中介職員李某表示不買該物業,要求退定,未果。11月25日下午,查先生親友一行到其中介營業部與營業經理葉先生理論。該經理表示:“要約定金”不能退還,還要追加該房款11萬元的6%作為賠償金。對此查先生一行表示強烈不滿。為能取回“要約定金”,查先生一行表示可適當支付給中介看樓勞務費。該中介葉經理聽后要查先生他們寫一份不購買該物業并要求退還定金的文件,寫明同意支付他們若干勞務費用,由他轉交該中介廣州公司再轉交該公司的香港老板審批。當時,查先生建議中介將這5000元定金作為下次看其他房產的定金,但葉經理說不行。
專家說法:定金能否追回視具體情形
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落定而不能成交的比率大約在3%~5%,按此計算,僅廣州每年的購房定金就多達3000萬~5000萬元,同時,在收取購房定金時,開發商和中介公司開具的一般都是收據而非發票,因此這部分收入又免去了上稅的環節,從而成為他們的“隱形純收入”。
有律師認為,對于商品房認購書中約定定金的條款是否屬于“霸王”條款,不能一概而認,否則,勢必會造成一種誤導,引起房地產市場主體之間矛盾的激化。目前,司法實踐中對于商品房交易中定金罰則的適用,是有法可依的,有關規定保護了雙方的合法權益,對消費者而言,不是任何情形都可追回定金。
廣東省消委會有關人士也表示,因消費者自身原因造成不能成交的,按合同法規定,是不能退定的。但因房地產商原因導致不能成交的,消費者有權索回定金。如果房地產商拒絕退定的話,消費者可向省消委會投訴,由消委會將投訴轉交給房地產商,若房地產商不予理睬,省消委會則將支持消費者進行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抄襲侵犯了出版商什么權利
2021-02-10車禍后受傷什么情況需賠償護理費
2021-01-09交通事故賠償技巧有哪些
2021-03-23尋釁滋事罪行政處罰會拘留多長時間
2021-02-28家暴法律2020判刑嗎
2020-12-31申請撤銷脅迫婚姻怎么進行
2020-11-13退休工資的老人是否能要贍養費
2020-11-30仲裁裁決的效力怎樣
2020-12-07傷殘鑒定程序怎么辦理?
2020-12-17房屋有抵押能否訴前擔保
2021-02-02商業銀行無故拖延支付本金的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5關于虛假訴訟案件原審原告在再審期間申請撤訴如何處理
2020-12-16什么是爛尾樓?怎樣避免買爛尾樓
2021-02-04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臨時工發生工傷可以進行工傷認定嗎
2020-11-29飛機起飛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6如何寫保險賠償申請書
2021-01-17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2-20投保人誤報年齡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2城市房屋拆遷補償的方式都有哪些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