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票。發票是指在購銷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開具、收取的收付款憑證。
(2)發票的內容。發票的基本內容包括發票的名稱、字軌號碼、聯次及用途、客戶名稱、開戶銀行及賬號、商品名稱或經營項目、計量單位、數量、單價、大小寫金額、開票人、開票日期、開票單位(個人)名稱(章)等。
有代扣、代收、委托代征稅款的、其發票內容應當包括代扣、代收、委托代征稅種的稅率和代扣、代收、委托代征稅額。
增值稅專用發票還應當包括購貨人地址、購貨人稅務登記號、增值稅稅率、稅額、供貨方名稱、地址及其稅務登記號。
發票的基本聯次為三聯,第一聯為存根聯,開票方留存備查;第二聯為發票聯,收執方作為付款或收款原始憑證;第三聯為記賬聯,開票方作為記賬原始憑證。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基本聯次還應包括抵扣聯,收執方作為抵扣稅款的憑證。
除增值稅專用發票外,縣(市)以上稅務機關根據需要可適當增減聯次并確定其用途。
發票種類的劃分,由省級以上稅務機關確定。
2.發票印制
發票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機關指定的企業印制;增值稅專用發票由國家稅務總局統一印制。禁止私印、偽造、變造發票。具體規定如下:
(1)印制企業的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機關對發票印制實行統一管理的原則,嚴格審查印制發票企業的資格,對指定為印制發票的企業發給發票準印證。
印制發票企業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設備技術水平能滿足印制發票和生產發票防偽專用品的需要。
2)能夠按照稅務機關要求,保證供應。
3)企業管理規范,有嚴格的質量監督制度。
4)有專門車間生產、專用倉庫保管,專人負責管理。
5)能嚴格遵守發票印制和發票防偽用品生產管理規定。
在發票印制前,主管稅務機關應下達發票印制通知書。被指定的印制企業必須按照要求印制。印制發票企業印制完畢的成品,以及印制發票企業購進的發票防偽專用品,應按規定驗收后專庫妥善保管,不得丟失。次品、廢品應報經稅務機關批準后集中銷毀。發票印制通知書應當載明印制發票企業名稱、用票單位名稱、發票名稱、種類、聯次、規格、印色、印制數量、起止號碼、交貨時間和地點等內容。
(2)發票防偽專用品制度。發票防偽專用品生產前,主管稅務機關應下達發票防偽專用品生產通知書,被指定的印制或生產企業必須按照要求印制或生產。
發票防偽專用品生產通知書應當載明生產發票防偽專用品企業名稱、發票防偽專用品名稱、主要技術指標和質量要求、年計劃產量等內容。
(3)發票套印全國統一發票監制章和不定期換版制度。發票應當套印全國統一發票監制章。全國統一發票監制章的式樣和發票版面印刷的要求,由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發票監制章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機關制作。禁止偽造發票監制章。
發票實行不定期換版制度。不定期換版的具體時間、內容和要求由國家稅務總局確定。
(4)印制發票使用文字的規定。發票應當使用中-文印刷。民族自治地方的發票,可以加印當地一種通用的民族文字。有實際需要的,也可以同時使用中外兩種文字印制。
(5)發票印制地的規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內的單位和個人使用的發票,除增值稅專用發票外,應當在本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以內印制;確有必要到外省、自治區、直轄市印制的,應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機關同意,由印制地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機關指定的印制發票的企業印制。
禁止在境外印制發票。
3.發票的領購
(1)發票領購的條件。依法辦理稅務登記的單位和個人,在領取稅務登記證件后,可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領購發票。申請時,應提供經辦人身份證明、稅務登記證件或者其他有關證明,以及財務印章或者發票專用章的印模,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后,發給發票領購簿。申請領購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單位和個人,在提供以上證明時,還應當提供加蓋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確認專章的稅務登記證(副本)。非增值稅納稅人和根據增值稅有關規定確認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不得領購增值稅專用發票。
同時,《發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作了具體解釋:
稅務登記證件是指稅務登記證(正、副本)、注冊稅務登記證(正、副本)。
購票申請應載明單位和個人的名稱、所屬行業、經濟類型、需要發票的種類、名稱、數量等內容,并加蓋單位公章和經辦人印章。
經辦人身份證明是指經辦人的居民身份證、護照、工作證以及其他能證明經辦人身份的證件。
財務印章是指單位的財務專用章或其他財務印章。
發票專用章是指沒有(或者不便使用)財務印章的單位和個體工商戶按稅務機關的統一規定刻制的、在領購或開具發票時加蓋有其名稱、稅務登記號、發票專用章字樣的印章。發票專用章式樣和使用辦法由省級稅務機關確定。
領購發票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憑發票領購簿核準的種類、數量以及購票方式,向主管稅務機關領購發票。發票領購簿的內容應包括用票單位和個人的名稱、所屬行業、經濟類型、購票方式、核準購票種類、發票名稱、領購日期、準購數量、起止號碼、違章記錄、領購人簽字(蓋章)、核發稅務機關(章)等內容。購票方式是指批量供應、交舊購新或者驗舊購新等方式。
(2)臨時使用發票的領購。需要臨時使用發票的單位和個人,可以直接向稅務機關申請辦理。凡需向稅務機關申請開具發票的單位和個人,均應提供發生購銷業務的憑證以及提供接受服務或其他經營活動的書面證明。對稅法規定應當繳納稅款的,稅務機關應當在開具發票的同時征稅。
臨時到本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以外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憑所在地稅務機關的證明,向經營地稅務機關申請領購經營地的發票。
臨時在本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內跨市、縣從事經營活動領購發票的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機關規定。
(3)領購發票的保全措施。稅務機關對外省、自治區、直轄市來本轄區從事臨時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申請領購發票的,可以要求其提供保證人或者根據所領購發票的票面金額及數量交納不超過10000元的保證金,并限期繳銷發票。此處所稱保證人,是指在中國境內具有擔保能力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經濟組織。國家機關不得作保證人。保證人同意為領購發票的單位和個人提供擔保的,應當填寫擔保書。擔保書內容包括擔保對象、范圍、期限和責任以及其他有關事項。擔保書須經購票人、保證人和稅務機關簽字蓋章后方為有效。
按期繳銷發票的,解除保證人的擔保義務或者退還保證金;未按期繳銷發票的,由保證人或者以保證金承擔法律責任,即責令保證人繳納罰款或者以保證金繳納罰款。
提供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的具體范圍,以及在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內跨市、縣從事臨時經營活動提供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的辦法,由省級稅務機關規定。
4.發票的開具和保管
(1)發票的開具
1)銷售商品,提供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對外發生經營業務收取款項,收款方應向付款方開具發票。特殊情況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開具發票。
2)所有單位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個人在購買商品、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支付款項,應當向收款方取得發票。取得發票時,不得要求變更品名和金額。
3)開具發票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限、順序,逐欄、全部聯次一次性如實開具,并加蓋單位財務印章或者發票專用章。使用電子計算機開具發票,須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并使用稅務機關統一監制的機外發票,開具后的存根聯應當按照順序號裝訂成冊。
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得作為財務報銷憑證,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拒收。
(2)開具發票的要求
1)填開發票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在發生經營業務確認營業收入時開具發票。末發生經營業務一律不準開具發票。單位和個人在開具發票時,必須做到按號碼順序填開,填寫項目齊全,內容真實,字跡清楚,全部聯次一次復寫、打印,內容完全一致,并在發票聯和抵扣聯加蓋單位財務印章或者發票專用章。開具發票應當使用中-文。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同時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民族文字。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可以同時使用一種外國文字。
2)開具發票后,如發生銷貨退回需開紅字發票的,必須收回原發票并注明“作廢”字樣或取得對方有效證明;發生銷售折讓的,在收回原發票并注明“作廢”字樣后,重新開具銷售發票。
3)使用電子計算機開具發票,須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并使用稅務機關統一監制的機外發票,開具后的存根聯應當按照順序號裝訂成冊。機外發票是指經稅務機關批準,在指定印制發票企業印制的供計算機開具的發票。
4)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轉借、轉讓、代開發票;未經稅務機關批準,不得拆本使用發票;不得自行擴大專業發票使用范圍。禁止倒買倒賣發票、發票監制章和發票防偽用品。
5)發票限于領購單位和個人在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內開具。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機關可以規定跨市、縣開具發票的辦法。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準,不得跨規定的使用區域攜帶、郵寄和運輸空白發票。禁止攜帶、郵寄或者運輸空白發票出入境。
6)開具發票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建立發票使用登記制度,設置發票登記簿,并定期向主管稅務機關報告發票使用情況。在辦理變更或者注銷稅務登記的同時,辦理發票和發票領購簿的變更、繳銷手續。同時,應當按照稅務機關的規定存放和保管發票,不得擅自損毀。已開具的發票存根聯和發票登記簿,應當保存5年。保存期滿,報經稅務機關查驗后銷毀。
5.發票的檢查
1)稅務機關在發票檢查中可以行使以下權力:檢查權、調出發票查驗權、查閱復制權、詢問權、使用記錄、錄音、錄像、照相和復制等手段調查取證權,并可有權進行下列檢查:檢查印制、領購、開具、取得和保管發票的情況;調出發票查驗;查閱、復制與發票有關的問題和情況;在查處發票案件時,對與案件有關的情況和資料、可以記錄、錄音、錄像、照相和復制。
2)印制、使用發票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稅務機關依法檢查,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不得拒絕、隱瞞。稅務人員進行檢查時,應當出示稅務檢查證。稅務機關需要將已開具的發票調出查驗時,應當向被查驗的單位和個人開具發票換票證。
發票換票證與所調出查驗的發票具有同等的效力。被調出查驗發票的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接受。稅務機關需要將空白發票調出查驗時,應當開具收據,經查無問題的,應當及時返還。
3)單位和個人從中國境外取得的與納稅有關的發票或者憑證,稅務機關在納稅檢查時有疑問的,可以要求其提供境外公證機構或者注冊會計師的確認證明,經稅務機關審核認可后,方可作為記賬核算的憑證。
4)稅務機關在發票檢查中需要核對發票存根聯與發票聯填寫情況時,可以向持有發票聯或者發票存根聯的單位發出發票填寫情況核對卡。收執發票或保管發票存根聯的單位,接到稅務機關“發票填寫情況核對卡”后,應在15日內填寫有關情況報回?!鞍l票填寫情況核對卡”的式樣由國家稅務總局確定。
6.法律責任
(1)未按規定印制發票、生產發票防偽專用品的行為有:
1)未經省級稅務機關指定的企業,私自印制發票。
2)未經國家稅務總局指定的企業,私自生產發票防偽專用品、私自印制增值稅專用發票。
3)偽造、私刻發票監制章,偽造、私造發票防偽專用品。
4)印制發票的企業未按“發票印制通知書”印制發票,生產發票防偽專用品的企業未按“發票防偽專用品生產通知書”生產防偽專用品。
5)轉借、轉讓發票監制章和發票防偽專用品。
6)印制發票和生產發票防偽專用品的企業未按規定銷毀廢(次)品而造成流失的。
7)用票單位私自印制發票。
8)未按稅務機關規定制定印制發票和生產發票防偽專用品管理制度。
9)其他未按規定印制發票和生產發票防偽專用品的行為。
(2)未按規定領購發票的行為有:
1)向稅務機關以外的單位和個人領購發票。
2)私售、倒買倒賣發票。
3)販運、窩藏假發票。
4)向他人提供發票或者借用他人發票。
5)盜取(支用)發票。
6)其他未按規定領購發票的行為。
(3)未按規定開具發票的行為:
1)應開具而未開具發票。
2)單聯填開或上、下聯金額、增值稅銷項稅額等內容不一致。
3)填寫項目不齊全。
4)涂改發票。
5)轉借、轉讓和代開發票。
6)未經批準拆本使用發票。
7)虛構經營業務活動,虛開發票。
8)開具票物不符發票。
9)發票開具內容與實際不符。
10)未經批準,跨規定的使用區域開具發票。
11)以其他單據或白條代替發票開具。
12)擴大專業發票或增值稅專用發票開具范圍。
13)未按規定報告發票使用情況。
14)未按規定設置發票登記簿。
15)其他未按規定開具發票的行為。
(4)未按規定取得發票的行為有:
1)應取得而未取得發票。
2)取得不符合規定的發票。
3)取得發票時,要求開票方或自行變更品名、金額或增值稅稅額。
4)自行填開發票入賬。
5)其他未按規定取得發票的行為。
(5)未按規定保管發票的行為有:
1)丟失發票。
2)損(撕)毀發票。
3)丟失或擅自銷毀發票存根聯以及發票登記簿。
4)未按規定繳銷發票。
5)印制發票的企業和生產發票防偽專用品的企業丟失發票或發票監制章及發票防偽專用品等。
6)未按規定建立發票保管制度。
7)其他未按規定保管發票的行為。
6)未按規定接受稅務機關檢查的行為:
1)拒絕檢查。
2)隱瞞真實情況。
3)刁難、阻撓稅務人員進行檢查。
4)拒絕接受《發票轉換證》。
5)拒絕提供有關資料。
6)拒絕提供境外公證機構或者注冊會計師的確認證明。
7)拒絕接受有關發票問題的詢問。
8)其他未按規定接受稅務機關檢查的行為。
對有上述行為之一的單位和個人,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非法所得,可以并處10000元以下的罰款。有上述兩種或兩種以上行為的,可以分別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方簽名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26勞動爭議去勞動局投訴有用嗎,勞動爭議怎么處理
2020-12-04掛名法人代表有什么后果
2021-01-06第三方支付接口收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6公司注冊資金要實繳嗎
2020-11-14提示免責格式條款怎么寫
2021-03-242020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1-01-13交通事故誤工費需要哪些證明
2020-12-12父親被判刑可以申請變更撫養權嗎
2020-12-19合同內容與事實不符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22哪些交通事故將不予理賠
2020-12-23故意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15買私人地皮蓋房子,拆遷能否得到賠償
2021-01-03房產贈與部分轉賣需要交哪些稅費
2020-12-21工傷賠償與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1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員工辭退怎么賠償
2020-11-22什么情況下勞動仲裁支持經濟補償金
2020-11-21企業財產險有哪些險種
2021-02-25產品責任糾紛如何進行歸責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