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墜物現象頻繁發生,法律在這方面的規定盡量做到公平公正。由于高樓大廈的崛起,一幢樓有成百上千戶的居民,除了較低居民的樓層不能認定有高空墜物的責任外,其他樓層的居民都有可能成為高空墜物的責任主體。下面小編將向大家介紹一下高空墜物責任的劃分方法以及高空墜物承擔什么責任的相關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高空墜物的責任認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七條“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之規定,因無法確定具體侵權人,全體住戶均存在加害可能性,應承擔補償責任。高空墜物致人損害是是常見的民法案件。如果受害人有證據證明是哪個建筑單元的墜落物, 墜落物的管理人或所有人要承擔民事責任,對此不存在疑問。疑問在于如果高空墜物行為的主體對象不明晰,則對民事責任主體的確定帶來一定困境。
理論上認為,整個建筑物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有對自身周邊環境的安全義務,這一點與人們有共同維護社會善良風俗義務是相似的。此種觀點認為,墜物致人損害應由建筑物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負責。這種觀點顯然采取了過錯推定原則,即由行為人舉證證明自己對受害事實沒有過錯, 否則應承擔民法上的不利后果。上述觀點,實質上觸及了法律價值的沖突問題。法律包含了安全、秩序和正義等價值。在高空墜物致人損害中存在著兩方不同的價值取向,如果主張唯一的行為主體承擔責任,那么就是傾向于正義價值,忽視了秩序價值與安全價值;如果主張凡是可能行為人都要承擔責任,那么就是強調了安全價值與秩序價值,回避了正義價值。
面對價值沖突,要盡可能平衡責任來確定不同主體應當承擔的責任,可以最大程度實現法的價值,維護當事人的利益, 以明確此類民事案件的民事責任主體。由此, 從維護公共秩序和公平( 保護弱者) 的角度,這種觀點是可取的。如果要求受害人必須指出誰是具體的侵害人才能獲得賠償,無異于剝奪了其損害賠償請求權,不利于實現法的價值的平衡。由此,對上述法條的理解應當理解為建筑物的所有人或管理人。作這樣的理解,并不定僅僅為了民法救濟的方便。實際上還可以有其它的理論支撐。建筑物作為整體而言,對所有者或管理者客觀上形成了共同共有關系。民法規定, 按份共有的財產, 所有權人在內部按份承當責任,對外部承當連帶責任;共同共有的財產,所有權人對內平等地承當義務,對外部承當連帶責任。建筑物作為一個整體, 在不能明確責任主體的時候, 全部所有者或管理者作為共有人對外都是連帶責任。 我國民法通則明確規定,所有權人在行使其財產所有權時, 不得違反和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利益。由此可以認為,建筑物上的墜物造成他人損害,就是建筑物的共有人中的一個或幾個在行使其對建筑物的所有權時,出于故意或過失的過錯損害了他人利益,建筑物的所有所有者或管理人都應該對造成的損害承當連帶責任。當然,這里要說明的是,責任主體不限于所有者,也包括管理者或占有者。因為現實中,建筑單元所有者與占有者很多是分離的,在此情況下,要現行占有者承擔責任才是公平的。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結論:高空墜物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 由墜物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擔;如果所有人或管理人不明確,由建筑物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擔連帶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二、高空墜物承擔什么責任?
按實際情況,單純高空墜物,沒有造成任何后果的,不存在責任問題。但高空墜物造成侵權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后,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另外,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相關法律規定
第八十五條 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后,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第八十六條 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賠償后,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因其他責任人的原因,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其他責任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八十七條
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三、如何預防高空墜物?
1、不主動拋物
這是違法的行為。
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八十五條 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后,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第八十七條 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2、注意檢查房屋
從高空墜下的物體小到紙巾、果核、牙簽,大到晾衣架、煙灰缸、花盆,更讓人觸目驚心的還有鋼板、防盜網等龐然大物。
幾個需要定期檢查的點:門窗邊沿螺絲和窗框是否出現松動脫落、外窗玻璃是否變形,破裂或發生松動、查陽臺,天面等懸掛物是否松動、陽臺種植植物,花盆等是否有墜落風險、外墻滲水情況。
3、購買高空墜物險
可對自家高空墜物砸傷路人給予賠付,窗框、花盆等因意外從自家中墜下導致他人受傷或他人財物損毀,而因這事件需負上法律責任的費用將可獲賠償。甚至您所住樓宇范圍內發生高空墜物,而無法確定肇事者,由此經法判決由相關住戶分攤的費用將可獲賠償,此附加險提供最高5萬元保額。
4、關注警示牌通告
一般經常墜物的路段常貼有警示牌等標志,注意查看繞行。
5、盡量走內街
如果行走在高層建筑路段,盡量走有防護內街等,可增一分安全保障。
6、刮風下雨天更要注意
如沿海地區城市,多風暴雨天氣,是墜物的高峰期,更要小心觀察。
7、購買人身意外保險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建議購買意外保險。
高空墜物通常涉及民事責任,因高空墜物給他人造成傷害是侵權行為,當事人可以和樓主協商解決糾紛,也可以通過訴訟請求賠償。對于高空墜入承擔什么責任,要以受害人遭受的損失為標準進行確定。實踐中,高空墜物責任通常是由大家分攤的。因此,每戶家庭只承擔一定比例的責任,并不會全權賠償。
高空墜物歸責原則是怎樣的
小區高空墜物責任如何認定
如何對高空墜物的責任進行劃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呢
2020-11-25法院和檢察院的職責是什么
2020-11-20工地上工作誤傷工友誰承擔責任
2021-03-20債務融資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1-07承運人是否有法定留置權
2020-12-23扣押勞動者工資作為保證金的勞動合同無效
2021-03-18贈與合同已經完成能否撤銷
2021-03-20離婚協議書反悔如何處理
2021-02-28申報個人財產包括銀行存款嗎
2021-03-19承攬人、定做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1-26雇傭關系能認定工傷嗎
2021-01-31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2021-01-28子公司是否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資格
2021-01-22簽訂勞動合同后沒有實際履行怎么處理
2021-01-30兒子非親生離婚可以得到精神損失賠償嗎
2021-02-16人身保險可否和侵權責任賠償共存
2020-12-15如何理解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1-23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7重復保險分攤原則
2021-03-18保險主次責任理賠流程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