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屬于涉外刑事辯護的情形有哪些涉外刑事案件是指行為發生地、結果發生地、行為的實施主體或刑事訴訟過程中具有涉外因素的刑事案件。涉外刑事案件包括下列三種情況:
1、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外國人犯罪的或者我國公民侵犯外國人合法權利的刑事案件;
2、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符合刑法以下規定情形的外國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和公民犯罪和中國公民犯罪的案件。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刑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刑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刑法追究,但是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3、符合刑法以下規定的情形,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所承擔國際條約義務范圍內行使管轄權的案件。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所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內行使刑事管轄權的,適用刑法。
二、涉外刑事訴訟中適用的法律法規是什么1987年6月23日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1次會議通過《關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行使刑事管轄權的決定》
這些國際條約主要有:《關于防止和懲處侵害應受國際保護人員包括外交代表的罪行的公約》、《關于在航空器內的犯罪和其他某些行為的公約》、《關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約》、《關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為的公約》、《核材料實體保護公約》、《反對劫持人質國際公約》、聯合國《禁止非法販運麻醉藥品和精神藥物公約》等。1987年8月27日外交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聯合發布《關于處理涉外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對辦理涉外案件的原則,涉外案件通知外國駐華使、領館以及通知的時限,駐華使、領館要求探視被拘留、逮捕的本國公民等問題作了具體規定。最高人民法院《解釋》、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和公安部《規定》對辦理涉外刑事案件的原則和程序作了具體規定。1979年7月6日頒布、1997年3月14日修訂的刑法第7條至第10條和1979年7月7日頒布、1996年3月17日修正的刑事訴訟法第16條、第17條和第20條對涉外刑事案件的管轄以及法律適用原則等作了規定。1981年6月19日公安部、外交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關于處理會見在押外國籍案犯以及外國籍案犯與外界通訊問題的通知》。1986年9月5日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7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特權與豁免條例》明確規定外交代表和使館其他人員享有刑事管轄的豁免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定社區戒毒的期限幾年
2021-03-23煤礦事故頻發,煤礦安全如何保障
2021-02-22交通事故律師費怎么算
2021-01-05交通事故協議書范文怎么寫
2020-11-28破產債權的分類
2020-12-15酒店停車場車輛損壞責任如何認定
2021-01-05級別管轄可以提異議嗎
2021-03-20離婚協議中有遺囑有效嗎
2021-02-07反擔保合同的要點是什么
2020-11-21500米以上建筑允許修建嗎
2021-02-28拆遷房產證過戶需要什么證件
2021-02-04勞動合同的解除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19工會經費上繳比例是多少
2020-12-10試用期想辭職不給辦離職手續怎么辦
2021-03-21勞務外包是什么意思
2021-02-16勞動糾紛加班費可以要幾年的
2020-12-22合同三年可以辭退嗎
2021-01-29離婚后還是原配偶保單的受益人嗎
2021-01-05境外保單應該如何維權
2020-11-14宣告死亡又復活保險金要退回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