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律師為你解答:
我國刑法理論中,關于法定刑上下限的設立依據有以下觀點:一是社會危害性說。二是罪需綜合說,即立法者要同時考慮犯罪的社會危害性輕重和預防該犯罪的需要。該說又有兩種觀點,第一種是將犯罪的應受刑罰處罰性與社會危害性并列作為法定刑設立的依據,并以應受刑罰處罰性作為根本依據,由此推導出“以刑制罪”理論。第二種觀點認為按罪制約配刑的上限,這是一道絕對命令,在任何時候都不得背離;而法定刑的下限則按需要緩和,指按預防的需要所應該分配的刑罰輕于按犯罪的輕重所應分配的刑罰時,可以分配輕于犯罪的輕重所決定的刑罰。三是犯罪的社會危害性和社會心理的刑罰感受性說。
我們贊同社會危害性說。其理由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應受刑罰處罰性是社會危害性的法律后果,如果將應受刑罰處罰性作為根本依據,那么我們又依據什么來判斷行為是否應該受刑罰處罰?罪需綜合說試圖用應受刑罰處罰性概念來彌補社會危害性判斷標準模糊的弊端,但是如果應受刑罰處罰性脫離社會危害性的制約,那么應受刑罰處罰性就會作為一個徹底的價值判斷,嚴重脫離現代法治國理念的樊籬。其次,在配刑中以預防的需要突破罪量下限的觀點,面臨著這樣一個實際問題,即立法者在具體考量某種新入罪行為時,是否可以預測到某種幅度的法定刑能夠對該種抽象行為產生預防的效果?我們認為,立法階段所針對的是抽象的種罪,這種抽象性決定了立法者不可能準確預設現實犯罪中犯罪人的具體情況和對該犯罪人適用刑罰后社會的具體反映,由此預防在刑事立法階段無法作為法定刑設立的依據。因此,以種罪的客觀社會危害性作為法定刑設立的依據也就有了客觀根據。至于犯罪的社會危害性和社會心理的刑罰感受性說,我們認為這兩者不是一個層面考慮的問題,后者只是前者的一種表現方法而已。
在種罪的選擇問題上又有“特例說”和“典型說”,前者是根據種罪的抽象的特殊案例決定種罪法定刑的上下限,后者是根據種罪的抽象的典型案例決定種罪法定刑的上下限。我們認為應該根據“典型說”來設計種罪的法定刑,一是特例很少出現,且“法律是不考慮瑣碎之事的”;二是特例的危害性往往嚴重脫離典型,按特例定法定刑就會造成法定刑上下限幅度的落差過大,使司法無所適從。
如果還有相關問題,請在線咨詢不到5分鐘就會有專業律師為您解答或者電話咨詢400-6012-708.中國法律門戶網站http://www.66law.cn/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員工得癌癥能辭退嗎
2021-02-11仲裁裁決書格式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03同一案件結案有新證據怎么辦
2020-12-28拆遷維權委托律師需要多少費用
2020-12-18什么公司可以質押土地證他項
2020-12-06什么叫第三者責任險?
2021-03-06哪些公證過的債權文書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2021-02-17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定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13強拆住宅是非法侵入罪嗎
2021-02-12員工請假多久算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8什么樣的公司不簽勞務合同
2021-03-13勞動關系糾紛追溯期多久
2021-01-05交通意外險賠多少錢
2021-01-19公司員工購買人身意外保險相關事宜
2020-11-29平安意外險理賠時間需要多久
2020-12-12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內容是什么
2020-11-11什么叫除外責任
2021-01-23一車投保兩份交強險能否都獲賠
2021-01-29土地承包經營權人處分權能是指什么
2020-12-26臨街住宅做經營,是按照住改非拆遷嗎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