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損害賠償該怎么舉證?
離婚訴訟,包括在離婚時提出損害賠償的請求適用的舉證原則是“誰主張,誰舉證”。
通常情況下,離婚訴訟中當事人舉證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別:第一類當事人陳述,主要包括法庭審理過程中原被告雙方就婚姻狀況、夫妻感情所做的陳述;第二類書證,包括證詞、情書;第三類物證,主要為反映一方有過錯的照片;第四類視聽資料,包括錄音及手機短信。
上述證據分類是就多年來訴訟實踐中遇到的證據所做的大概分類,而談及一個具體的離婚案件,當事人很難做到這幾類證據一一俱全,通常情況下,所舉的證據具有單一性、證據相互之間無法印證、證據的真實性無法認定等特點,大大影響了證據的證明力,從審判實踐的結果看,離婚損害賠償請求能夠支持的比率很小。
而造成無過錯方舉證現狀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無過錯方主觀上怠于舉證,但是最主要的因素,筆者認為是涉婚案件的特殊性導致無過錯方在一定程度上的舉證不能。(一)婚姻的絕對隱私性。學界通說認為,隱私是一種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當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個人信息,當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個人私事,以及當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個人領域。夫妻生活屬于雙方的隱私,他人不得隨意干涉,否則就是侵犯隱私權。而且夫妻關起門來過日子,他人也很難知道夫妻感情的真實情況。(二)行為的隱蔽性。過錯方有重婚行為或是與他人同居必然是極為秘密的,對方甚至十幾年、幾十年都不知情。即使聽到一些傳聞也無從查究。(三)利害關系。知道夫妻雙方真實情況的人,一般來說主要為親屬和緊鄰,而這些人通常與一方或是雙方有厲害關系,因此知情人不愿出庭作證。
法官確定當事人舉證的特殊原則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這是法律關于舉證責任的原則性規定。在特殊情況下存在不屬于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的舉證責任倒置,而依照法律和舉證責任分配的一般規則又無法確定舉證責任承擔的情形。對于這種情況,法官應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證據距離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的承擔。
法官應當如何在具體的個案中確定當事人的舉證責任,這是確保審判公正、提高審判效率和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重要條件。由于舉證責任的負擔能夠直接影響和改變當事人對實體權利與義務的享有和負擔,因此法官在司法實踐中應當依據一定的原則來確定舉證責任的負擔,以實現民事審判工作所擔負的使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及有關法律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條中將法官在確定當事人舉證責任負擔的原則和因素規定為:
第一,誠實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從形式上講最早導源于古羅馬的“誠信訴訟”,它賦予“法官”依據誠實信用和公平正義原則裁判案件的權力。誠信原則與司法裁判具有十分密切的內在聯系?,F實社會中的一切法律關系都是根據法律進行分配的,而法律進行分配的基礎應當是公平、正義和誠信,從而實現具體的社會公正。但法律關系的內容和實現之方法,將會因法律關系主體的差異而不同。有的當事人可能基于自私自利而利用法律上的疏漏,犧牲他人利益而實現自己的利益。所以,法官決斷案情應當避免形式和機械的適用法律,而應當從道義*平的原則出發,站在立法者之立場和角度來決定發生在當事人之間這種具體的法律關系。誠信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維持當事人之間以及當事人與社會之間利益平衡的尺度和準繩。誠信原則既涉及和調整當事人雙方之間的利益關系,也涉及當事人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的相互關系。
第二,公平原則。民法中所講的公平原則主要是強調民事主體之間權利與義務的對等性。應當承認,現代社會每一個社會成員的公平需求主要通過制定法來滿足和完成,民法、合同法等制定法是全體社會成員在民事或商事活動中實現公平的重要手段。但是,現代社會作為一個充滿高度競爭和高度風險的社會,制定法所設立的公平原則又常常被現實的不公平所打破,一些新型的特殊領域的侵權案件又使制定法屢屢步入“兩難”的境地。為了盡量實現制定法與現實社會生活的協調,彌補因制定法空白所形成的訴訟遲延和久拖不決,人民法院應當根據以下公平原則來確定當事人在具體個案中的舉證責任:
1、舉證難易。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在社會大眾生活中的日益滲透,雙方對交易過程中一方違約事實的舉證過程帶有較強的專業性和技術性。人民法院應當充分考慮證據的來源與構成,綜合判斷舉證的專業性、技術性和可行性,酌情判定由哪一方當事人負擔舉證責任更趨合理與公平。
2、情事變更。情事變更是指法律關系賴以建立的情事因不可歸責于一方的原因發生變化,致使原法律關系顯失公平,從而應當變更原法律關系的原則。情事變更原則是現代社會追求實質正義的必然結果,它能在最大程度上關注每一個具體法律關系的公平與公正,是實現公平和正義的重要手段。因此情事變更成為人民法院分配舉證責任時的一個重要參考因素。
3、公平責任。公平責任作為一項歸責原則,是現代社會處理侵權案件的一個重要原則。公平責任原則克服了過錯責任原則中只考慮過錯而不考慮當事人經濟狀況的缺點,確立了在當事人均無過錯情況下根據當事人財產條件和經濟狀況分擔損失的原則。公平責任是現代社會道德法律化的結果與外在表現,它的目的不是對不法行為人的過錯實施制裁,而在于當事人雙方對造成損害均無過錯時適當分擔損失的一種責任。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和當事人的經濟狀況,由法官在當事人之間合理地分擔責任。
第三,當事人舉證能力。當事人的舉證能力是人民法院確定當事人負擔舉證責任的重要因素。當事人的舉證能力受制于以下三種因素:
其一,當事人自身的客觀條件。當事人對案件事實的認識程度和收集證據的能力都直接取決于其文化程度、年齡、職業、閱歷等自身的客觀條件。當事人的個體特征對當事人認識案件事實和收集提取證據具有重要影響,這些個體特征決定了當事人對證據的識別能力和選擇能力。
其二,當事人與案件事實的客觀聯系。當事人與案件事實的客觀聯系是指當事人對案件發生的過程、原因及其后果的認識程度。它具體包含兩層含義:首先是指當事人對案件事實的了解程度。其次是指當事人對案件事實的舉證條件。當事人在侵權過程中因各自占據的條件不同,所以舉證的條件也不相同。
其三,當事人負擔舉證責任的經濟條件。在一些特殊領域的侵權案件中,對于侵權事實的證明需要通過程序繁雜和費用高昂的專業鑒定方可完成,這就要求負有舉證責任的一方應當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如果當事人不具有相當的經濟條件,侵權的事實就不可能被證明。在確定這類侵權案件中的舉證責任時,應當合理分擔案件中待證事實的舉證責任。
在離婚損害賠償中需要舉證來為自己維權,請你上律霸網網站咨詢律師進行了解。如果大家對文章還有疑問,或者想要解決更多的婚姻法律問題,歡迎大家到律霸網找專業律師進行專業的回答,保護自己更切實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確定債權是否可以質押
2021-02-19發生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有哪些
2021-01-07網吧單位違法如何處罰
2020-11-14離婚女方要孩子需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21民間借貸執行拍賣房子多長時間
2021-01-23春季要如何購房
2021-01-02非法盜用他人信息怎么處理
2021-02-18崗位調動了合同要重新簽訂嗎
2021-03-12競業限制勞動者怎么可以解除
2021-02-24聘用的臨時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25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勞動糾紛多久過起訴期
2021-02-28沒有勞動糾紛是否就沒有經濟糾紛
2021-02-08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對方全責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6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壽險投保一般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02如何成為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
2020-11-18什么是空心房,拆遷有補償嗎
2020-12-04房屋拆遷起訴期限是多久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