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經過】
據承辦此案的東城檢察院檢察官介紹,1989年出生的男子張某,案發前是某公司的病毒樣本分析師。2014年4月,他在從網絡論壇上得知編寫惡意程序,幫助一些軟件公司增加軟件的下載量可以賺取廣告推廣費用后,便利用工作便利,編寫了破壞性的程序,并于同年5月上傳至互聯網。
“這個惡意程序隱藏在一個網絡鏈接內,用戶只要點擊了鏈接,就會靜默下載軟件”,檢察官說,這個惡意程序的功能主要有兩個,一個是計算機用戶點擊了鏈接后會有推廣軟件靜默下載到計算機;另一個是如果用戶點鏈接時還登錄著QQ,這個病毒性程序還會登錄QQ群管理,在群共享中繼續發布這個網絡鏈接。
據檢察官介紹,惡意程序進入QQ后,會自動偽裝成“QQ聊天記錄查詢”,一旦有人好奇點擊了這個鏈接,便會在群共享中發布,誘使更多用戶點擊。經鑒定,張某編寫的這套破壞性程序,會造成QQ用戶隱私信息泄露、財產損失等安全風險。
據了解,2014年5月19日,張某在上傳了該惡意程序5天后,他發現有大量的用戶被感染,之后自行將存儲該程序的服務器關閉。在這5天內,共有3萬余名QQ用戶被感染,被感染用戶計算機自動下載并隱藏運行10余款推廣軟件。
【法律解讀】
獲利3000余元獲緩刑
據介紹,2014年7月,有用戶向張某所在公司舉報了這個惡意程序。公司查到是張某所為后報警。2014年8月1日,張某因涉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被刑事拘留。
檢察官稱,用戶因張某編寫的惡意程序,每下載一次推廣軟件,張某便可獲得0.2到0.5元不等的廣告推廣費。在此期間,張某總共應獲利1.3萬余元,其中8000余元在案發前尚未結算成功,張某實際獲利3570元。
今年3月10日,張某因涉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被東城檢察院提起公訴。近日被東城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緩期執行一年。
檢察官提示,很多木馬病毒都隱藏在一些下載的軟件、鏈接當中,可能會盜取計算機用戶的個人信息甚至銀行卡信息,造成個人隱私泄露、財產損失等巨大風險。上網時應當有防范病毒的自我保護意識,網絡上類似“QQ聊天記錄查詢”等具有誘惑性的陌生鏈接要慎重點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健康證明怎么寫,健康證明模板有哪些
2020-11-18計算機應用程序可否獲得專利
2021-02-14如何對有限合伙財產進行質押
2020-12-26個人公司破產個人財產要抵債嗎
2020-11-11為什么集資房五年后才能交易
2021-01-06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遭遇口頭辭職該怎么辦
2021-02-02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19購買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2-08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包工頭在工地傷亡怎么賠償
2020-12-02什么叫除外責任
2021-01-23保險合同怎么簽才算成立
2020-11-08工費車保險賠償的法律依據,索賠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1車禍傷殘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1-12農村空心房的拆除程序
2021-03-19河道整治拆遷補償安置方案由誰制定
2021-03-20公司拆遷補償能分紅嗎
2021-01-13農村違建房拆遷補償標準一平方多少錢
2020-12-11拆遷補償方案是由哪個部門制定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