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合同法》第58條之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
根據《合同法》第58條之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可見,返還財產(折價補償)與賠償損失乃股權轉讓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撤銷之后的主要處理措施。
就返還財產而言,無論是轉讓方,還是受讓方,都應將其從對方取得的財產予以返還,從而將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恢復到無效合同締結前的原狀。就受讓方而言,其有義務將其依據無效或被撤銷的股權轉讓合同所取得的股權返還給轉讓方。公司有義務協助轉讓方辦理股權回轉的相關手續(如修改章程、變更股東名冊、前往公司登記機關辦理股東變更登記)。
受讓方依據無效或被撤銷的股權轉讓合同所取得的股利亦應完璧歸趙;否則,構成不當得利。但要返還給誰,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受讓方分紅時符合分紅條件與程序的,應將紅利返還轉讓方;受讓方分紅時不符合分紅條件與程序的,應將紅利返還公司。道理很簡單:轉讓方即使未與受讓方締結無效或被撤銷的股權轉讓合同,也不能違法分紅。
就賠償損失而言,無論是轉讓方,還是受讓方,對由于自己的過錯而給對方造成的實際財產損失,包括直接財產損失與間接財產損失,都應承擔賠償責任。當然,賠償的損失僅限于返還財產之后仍無法消弭的財產損失。
另外,受讓方向轉讓方賠償損失的范圍不包括公司利益直接受損、轉讓方作為股東利益間接受損的部分。受讓方在實際經營管理公司期間不法侵害公司合法權益的行為不僅導致公司利益直接受損,而且導致股東利益間接受損。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公司遭受的損害獲得了賠償,股東利益也將因此而灰飛煙滅。因此,轉讓方不能就此對受讓方股東主張損害賠償,而只能通過敦促公司對受讓方股東提起損害賠償之訴;公司怠于或者拒絕對其提起訴訟時,轉讓方在恢復股東資格以后可以依法提起股東代表訴訟。在計算轉讓方作為原告股東的持股期間時,轉讓方的股東資格視為未中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怎么維權
2021-02-20域名糾紛主要有哪些類型
2020-11-13怎么可以讓另一方沒有探視權
2020-12-14撫恤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1-16房主房產證不滿兩年如何過戶
2020-12-12應該如何挑選房屋中介
2020-11-26什么情況勞動合同可以中止
2021-01-30工齡計算方法
2020-11-08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如何買壽險才能既省錢又獲得充分保障呢
2021-02-28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期限屆滿
2020-12-06保險合同書丟了怎么辦
2021-01-22保險代理人的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2021-03-22只因丟失“費用結算收據” 理賠竟打折
2020-12-05拆遷中的以租代征和土地流轉怎么區別
2020-12-24農民土地流轉協議書
2021-03-20什么樣的大棚拆遷補償高
2021-01-07沒有房產證的農村自建房被拆遷是如何補償的
2020-12-04濟南的房屋拆遷補償怎么樣規定的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