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與挪用資金罪的區分
挪用公款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行為。
挪用資金罪,是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或者雖未超過三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行為。
挪用公款罪與挪用資金罪在客觀行為表現和主觀方面有相同之處。二者的主要區別不在于挪用的“對象范圍”是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公款”還是非國有性質的“資金”,而在于犯罪主體是國家工作人員還是非國家工作人員。
刑法第272條第1款規定:“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的,構成挪用資金罪,同時第2款又規定:“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刑法第185條第2款也規定,國有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和國有金融機構委派到非國有金融機構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或者客戶資金的行為,依照刑法第384條的規定定罪處罰。據此,如果行為人是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其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該非國有單位的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只要同時在數額、未歸還期限以及資金用途方面符合挪用公款罪的要件,就應當以挪用公款罪定罪處罰,而不論這些資金是否國有或國有所占比例多大,其犯罪數額也應是實際挪用的全部數額。
因此,挪用公款罪與挪用資金罪的區分,不在于被挪用資金的性質;挪用公款罪的對象并不僅限于純粹國有性質單位的資金,私有性質單位的資金也可以成為挪用公款罪的對象。挪用單位資金行為是構成挪用公款罪還是挪用資金罪,只須考察行為人身份予以判定:
(1)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的國家工作人員(含“準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的,構成挪用公款罪;
(2)國家機關等國有單位中非國家工作人員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的,構成挪用資金罪;
(3)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及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包括黨的機關、政協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的,構成挪用公款罪;如果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實施同種行為,構成挪用資金罪。
另外,2003年11月13日《全國法院審理經濟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中,分析了挪用公款轉化為貪污的認定問題,談到,挪用公款是否轉化為貪污,應當按照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具體判斷和認定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公款的目的,在司法實踐中,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行為人具有非法占有公款的目的:
(1)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挪用公款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的規定,行為人“攜帶挪用的公款潛逃的”,對其攜帶挪用的公款部分,以貪污罪定罪處罰;
(2)行為人挪用公款后采取虛假發票平帳、銷毀有關帳目等手段,使所挪用的公款已難以在單位財務帳目上反映出來,且沒有歸還行為的,應當以貪污罪定罪處罰;
(3)行為人截取單位收入不入帳,非法占有,使所占有的公款難以在單位財務帳目上反映出來,且沒有歸還行為的,應當以貪污罪定罪處罰;
(4)有證據證明行為人有能力歸還所挪用的公款而拒不歸還,并隱瞞挪用的公款去向的,應當以貪污罪定罪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組織可以維護農民工獲得工資的權利
2021-02-04工傷已經認定,但老板不愿意賠怎么辦
2021-02-18公司預審到備案需要多久時間
2021-01-13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6非法儲存煙花爆竹治安處罰標準是什么
2021-02-23二審終審駁回之后去一審法院嗎
2021-01-15繼承權的喪失有哪些情形
2021-03-24職工在單位受傷可否起訴侵權責任
2021-03-03裝修事故免責合同是否能夠免責
2020-11-09房子在訴訟當中可以抵押嗎
2020-12-10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保險貨物范圍
2021-03-09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海上保險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6保險合同給人下“套”
2020-11-11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引發的思考
2021-02-18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08個人間土地轉包合法嗎
2020-12-14土地流轉合同中附著物包括哪些
2020-12-07門市公司拆遷補償嗎
2020-11-26企業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停產停業損失如何計算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