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被迫人來說,其被脅迫情節(jié)的認定至關重要。通過上文的論述,我們可以知道被脅迫情節(jié)雖然對罪質(zhì)的認定影響不大(因為共同犯罪中罪質(zhì)的認定主要取決于行為人客觀方面作用的大小,來區(qū)分主犯和從犯),但對量刑的影響非常巨大,這是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體現(xiàn)。
有一點需要明確,被脅迫的程度與其主觀上的被動性是成正比的,與其意志自由的程度是成反比的。被脅迫程度輕,說明被迫人參加犯罪的自覺自愿程度大一些;反之,被脅迫程度重,說明被迫人參加犯罪的自覺自愿程度小一些。那么被脅迫的程度又是由什么決定的呢?筆者認為可以通過客觀的脅迫手段來體現(xiàn)被脅迫的程度,從而反映出被迫人主觀上的心理感受。
(一)以對人身實施暴力相威脅
1.生命脅迫
指以殺害相威脅,這里的殺害對象既可以是被脅迫者本人,也可以是被脅迫者的親屬。在這種情況下,被脅迫者如果不參加犯罪,就會當場被殺死。有時,脅迫者甚至先殺死一個人,以此來脅迫其他人參與犯罪。這種脅迫程度比較嚴重,如果被脅迫者違心地屈從于脅迫者的淫威而實施了犯罪,可寬恕性大,一般可以免除處罰。[11]在我國刑法中,因被殺害的脅迫而參與犯罪是不能阻卻刑事責任的,因為行為人的意志雖然受到了抑制,但并沒有完全喪失。被脅迫的人之所以違心屈從脅迫者參加了犯罪,也正是經(jīng)過了利弊權(quán)衡以后做出的決定。這一決定本身就表明被迫人還是具有一定程度的意志自由的,對其認定為犯罪是應該的。但在通常的情況下對這種生命脅迫予以免除處罰是合適的。
這里我們有必要區(qū)分一下被迫犯和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不可抗力。對于后者,我們不認為是犯罪。如果行為人身體上完全受強制,喪失了意志自由,盡管由此造成了客觀損害,但因主觀上沒有罪過,行為人不應承擔刑事責任。這是阻卻了刑事責任的一種情形,即此時行為不認定為犯罪。這與生命脅迫的被迫犯還是有區(qū)別的。生命脅迫的被迫犯本身已經(jīng)認定為犯罪,但基于被脅迫情節(jié)的出現(xiàn),才給予免除處罰。
還有一種被迫犯的刑事責任阻卻情況,即在被脅迫的情況下,如果為了保護公共利益而不得不屈從于脅迫者,實施了一定的損害行為,則不認定為被迫犯,而按緊急避險的理論處理。例如,民航客機在飛行中,劫持飛機的罪犯用搶逼迫駕駛員和乘務員把飛機開到指定的地方。此時,駕駛員為了保護全體乘客的生命和國家財產(chǎn)的安全,把飛機開到罪犯指定的地點,不能認為是犯罪。
以上情況在國外的立法例中已有涉及,如俄羅斯聯(lián)邦刑法典第40條明文劃分了“身體受到強制”和“心理受到強制”兩種情況,對于前者,如果行為人因受到強制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并造成法益損害的,法律規(guī)定不構(gòu)成犯罪,而對于后者,即因心理受到強制對法益造成損害的,刑法規(guī)定按照第39條緊急避險的情況來處理,如果符合緊急避險的條件,則不構(gòu)成犯罪;如果避險過當,則“只有在故意造成損害的情況下,才應就避險過當承擔刑事責任。”
2.健康脅迫
指以傷害相威脅,包括以重傷與輕傷相威脅,在這種情況下,應當結(jié)合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以確定對其處罰。
(二)以對財產(chǎn)造成損失相威脅
這種情況下,被迫人的意志受到抑制不大,其自由選擇度較高,因此他的主觀惡性相對大一些,一般不宜免除處罰,應當減輕處罰。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對財產(chǎn)的脅迫手段還沒有達到足以使人去犯罪的程度,就不能認定為具有“被脅迫情節(jié)”。
(三)以其他手段相威脅
指揭發(fā)隱私、劣跡,損毀名譽、人格,以及利用從屬關系和求助關系進行脅迫等。原則上對這些情況不認定為“被脅迫情節(jié)”,因為這一類脅迫手段強度相對較弱,實踐性也并不急迫,被迫人完全有條件采取抵制的做法。而被迫人沒有這樣做,或者是由于存在私念,或者是本人的性格比較軟弱,這些都不能作為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理由。[12]因此,要看“被脅迫情節(jié)”是否能夠成立,不能僅看表面上是否存在被脅迫的事實,還要綜合考慮某一種脅迫手段是否達到足以使人去犯罪的程度,若沒有達到這種程度,則不能認定存在“被脅迫情節(jié)”,而應當按照主犯、從犯的標準量刑。若行為人是為了保護非法利益而受到精神強制去實施犯罪行為(如,為了隱瞞包二奶的事實),當然也不能認定存在“被脅迫情節(jié)”。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過失相抵原則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0-11-19如何算是冒充注冊商標的行為
2021-01-28醉駕五年能減刑嗎
2021-03-20事實婚姻另一方能否分配遺產(chǎn)
2020-12-23澳門居民在內(nèi)地結(jié)婚需要哪些手續(xù)
2021-01-06勞動仲裁調(diào)解協(xié)議書范本
2020-11-10半路夫妻領證后有繼承權(quán)嗎
2020-12-21開發(fā)商無證賣房子欺騙消費者怎么維權(quán)
2020-11-09中介方?jīng)]有告知要擔責嗎
2021-02-12勞動者突然離職,工資還要結(jié)算嗎
2020-12-03保姆提供勞務致人損害由誰擔責
2020-12-30本案保險合同約定損失賠償是否成立
2021-02-09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jīng)紀人有什么不同
2021-02-15出口買方信貸保險
2021-02-09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xù)
2021-02-10傷害保險 AccidentalInsurance
2020-11-08選擇保險公司三要素
2020-12-10以個人的名義是否可以與公司簽定建筑承包合同
2021-01-28機動地是承包地嗎
2021-01-03拆遷安置房糾紛時效有期限要求嗎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