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憲法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對人民負責,接受人民監督。如果國家工作人員違反法律規定,濫用職權,或以權謀私,則將受到嚴厲的制裁。新形勢下,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犯罪現象仍然比較突出,對其行為能否認定為有罪仍然有一定困難。本文擬對此問題略抒淺見。一、對貪污、受賄、挪用公款等主要職務犯罪行為的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認定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賄罪、私分國有資產罪、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等,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主要職務犯罪行為。審判實踐中,可從犯罪主體、客體、客觀行為及行為后果等犯罪構成來界定該類犯罪的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一要看職務犯罪人員的主體身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一款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的,是貪污罪。刑法第九十三條對國家工作人員作了相關的規定:第一類為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第二類為國有公司、企業和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第三類為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和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第四類為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即依照法律規定選舉或者任命產生的,從事某項公共事務管理的人員。根據有關立法解釋,村民委員會等基層組織人員協助人民政府從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屬于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二款對貪污罪的特殊主體作了相關規定,包括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這類人員不屬于國家工作人員,而是接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委托,以承包、租賃等方式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若其利用職務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國有財物的,以貪污論。二要看職務犯罪人員的客觀行為表現。司法實踐極易混淆私分國有資產罪與共同貪污罪的認定。對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察區分:1、從犯罪主體看:私分國有資產罪是單位犯罪,其主體不是自然人,而是單位;而貪污罪的主體是自然人,包括國家工作人員,還包括準國家工作人員”。2、從犯罪的意志看:私分國有資產是以單位名義”作出私分”決定,以單位名義實施,代表單位意志,是為了解決職工福利待遇”;而貪污犯罪是行為人為謀取個人私利,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的行為。3、從實施私分”的行為方式看:私分國有資產罪實施的方式具有公開性,在單位內部是完全公開的,錢的流向也有憑單和帳冊可查。而共同貪污犯罪中,財物的分配流向是限縮的,即一般僅限于參與決定的小范圍人員,單位中的大部分人員均沒有分得財物。4、從受益人員的數量、構成方面看:私分國有資產罪的受益人員有廣泛性,而共同貪污犯罪的得款人僅限于參與決定的小范圍人員。5、是否具有形式上的合理性和實質上的違法性:私分國有資產的行為從表面上看有合理的成分,在形式上以統一造冊公開發放補助、津貼、獎金等名義進行,但實質上這種行為是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而共同貪污的犯罪行為從形式和實質上均具有違法性。三要看行為人的行為所造成的后果、情節等是否嚴重,從而確定該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對瀆職類犯罪行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構成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罪。刑法明確規定達到重大損失”才構成犯罪,如果行為人因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造成的損失,并未達到重大損失”,則不能認定為犯罪行為。二、在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時期和社會經濟體制轉型時期,新類型職務犯罪的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軟件侵權能兩人一起實施嗎
2020-11-16交通事故起訴狀中的被告有哪些
2021-01-16食堂無食品經營許可證該接受如何處罰
2021-02-11濟南執法車遭槍擊,公民怎樣反對暴力執法
2020-12-07轉賬支票可以開給個人嗎
2021-03-09案件到檢察院多久會傳喚
2021-01-24孩子的法定監護人一般是一個還是兩個
2021-02-21網絡名譽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1-02-20承租人變更有訴訟時效嗎
2021-01-02格式合同條款指的是什么
2021-02-14上海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2買兒童保險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0-12-07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是什么
2020-12-05如何區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購買兒童意外傷害賠償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1-16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人身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1-10保險欺詐有哪些情形
2021-02-14車禍受傷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0-12-21當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