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糾紛中,舉證是個難題,證據不好保存,也不便讓當事人采取律師見證、公證機關公證、外交機構認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鑒證以及利用先進的電子設備制成視聽資料等方式保存證據。
如果發生糾紛,可以訴諸法院,也可仲裁解決。因電子商務合同糾紛引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當事人在違反民事訴訟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規定的情況下,可以按其約定的地點管轄。
如電子商務涉外,形成涉外訴訟,當事人可用書面協議選擇與爭議有實際聯系地點的法院管轄。選擇內地法院管轄的,不得違反民事訴訟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當事人也可在電子商務合同中訂有仲裁條款或在事后達成書面仲裁協議,選擇仲裁委員會,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 電子商務爭議解決
第五十八條 國家鼓勵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建立有利于電子商務發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商品、服務質量擔保機制。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與平臺內經營者協議設立消費者權益保證金的,雙方應當就消費者權益保證金的提取數額、管理、使用和退還辦法等作出明確約定。消費者要求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承擔先行賠償責任以及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賠償后向平臺內經營者的追償,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規定。
第五十九條 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建立便捷、有效的投訴、舉報機制,公開投訴、舉報方式等信息,及時受理并處理投訴、舉報。
第六十條 電子商務爭議可以通過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組織、行業協會或者其他依法成立的調解組織調解,向有關部門投訴,提請仲裁,或者提起訴訟等方式解決。
第六十一條 消費者在電子商務平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平臺內經營者發生爭議時,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應當積極協助消費者維護合法權益。
第六十二條 在電子商務爭議處理中,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提供原始合同和交易記錄。因電子商務經營者丟失、偽造、篡改、銷毀、隱匿或者拒絕提供前述資料,致使人民法院、仲裁機構或者有關機關無法查明事實的,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六十三條 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可以建立爭議在線解決機制,制定并公示爭議解決規則,根據自愿原則,公平、公正地解決當事人的爭議。
綜上是小編整理的全部內容,可見隨著電商法的確立出臺,爭議糾紛的在線解決機制也將越來越完善。如果有更多相關的法律咨詢,歡迎到律霸玩股尋求專業律師的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各級人民政府該如何去對排污企業進行檢查
2020-12-01被別人誣陷怎么打官司
2020-12-29中華老字號怎么申請2020最新規定
2021-02-24質押物不足以清償財產怎么辦
2021-01-05交警多長時間公布行政處罰
2020-12-07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
2020-11-15顧客在商場摔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4已登記的地役權申請轉移登記提交的材料
2021-03-17房屋所有人可以為他人設立居住權嗎
2021-03-22人員聘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1-30工傷期間用人單位不能解約嗎
2020-12-04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26家庭財產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我國保險合同解除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長期健康保險產品是否有合同猶豫期
2021-03-25怎么確定交通保險理賠金額
2020-12-02怎樣判斷保險合同成立
2021-01-23何謂保險合同的違約責任
2021-01-03工程承包合同有哪些種類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