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保護子女的利益出發,《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明確規定,未成年子女、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對未成年子女負擔撫養、教育義務的法定監護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權的請求。權利人范圍相對較寬,一旦出現因探望而導致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況,可以有更多適格的主體向法院尋求救濟,從而更好地實現對未成年子女的保護。
未成年子女、直接撫養方及其他負擔撫養、教育之責的法定監護人提出中止探望權請求的,應當舉證證明出現了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法定中止事由。
《婚姻法》第三十八條第三款規定:“父或母探視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由此看出,《婚姻法》將中止探望權行使的法定事由概括地規定為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即探望給子女的身心造成損害。根據司法實踐,其情形主要有:(1)探望權人是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2)探望權人患有嚴重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的;(3)探望權人在行使探望權時對子女有侵權行為或者犯罪行為,損害子女利益的;(4)探望權人與子女感情嚴重惡化,子女堅決拒絕探望的;(5)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
探望權是法律賦予的一項實體權利,有關探望權的中止和恢復,并非是對權利的實質性處分,只是暫時性地加以限制。由于中止探望權的行使事關當事人的權利及子女的健康成長,辦案人員需慎重對待。
哪些人有權提出中止探望權行使?
依法享有探望權的主體與有權提出中止探望權行使的主體,二者在范圍上是不同的,根據《婚姻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依法享有探望權的主體就只允許父母離婚后,父或母中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享有此項權利。
通常,有權提出中止探望權行使的一方,為在生效裁判文書中負有協助義務的一方。根據婚姻法相關的司法解釋的規定,未成年子女、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對未成年子女負擔撫養、教育義務的法定監護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權的請求。婚姻法的相關司法解釋根據法律的規定,將提出中止探望權的請求權人明確指出,如果直接與子女共同生活的監護人因種種原因未提出時,允許其他人員提出申請,這樣就拓寬了渠道,從而可以更好地保護子女的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因公死亡單位不承認怎么辦
2021-02-12股份公司設立的條件
2021-03-23法律規定拘役是否是刑罰
2021-01-15孕婦騎電動車撞了機動車責任怎么擔
2020-11-28合同糾紛管轄法院約定不明確怎么辦
2021-01-07兒子開公司能多要贍養費嗎
2020-11-26沒收手機是侵犯財產權嗎
2021-03-13工資發兩張卡工傷賠償怎么認定工資
2021-01-12強制執行有哪些性質
2021-02-08住宅小區內發生車禍責任怎么劃分
2020-11-19合同中止履行是否變更合同
2021-02-11投連險有什么風險
2021-02-19保險主次責任理賠流程
2020-12-25沒有按時交保費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18把人撞傷了保險怎么賠
2021-03-11沒有責任認定書的追尾事故保險理賠嗎
2021-01-16三七責任事故如何理賠
2020-12-05買了不計免賠為什么不能全賠
2021-03-24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是怎樣的
2020-12-06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