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有關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從張先生反映的情況來看,其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爭議發生之日應從2008年8月10日被解除勞動關系時起算。張先生可依法于2009年8月9日前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訴。
2、太原讀者夏先生來電咨詢:我在一家國有企業工作,2007年5月,因我在工作中有點過失被單位作出了除名的處理決定。因不服單位做出的除名決定,至今炎止,我一直在向企業負責人、上級單位以及有關政府部門反映情況。后來,經咨詢才知道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是一年,我不懂法超過了時效該怎么辦?
答:夏先生的情形較為常見,許多勞動者因對勞動法律法規不熟悉,不了解勞動仲裁時效的相關規定,往往在想申請勞動仲裁時因超過仲裁時效而不予受理。首先,我們在此提醒廣大勞動者,在自己的勞動權益受到侵害時,一定要注意申請勞動仲裁是有嚴格的時效規定的,即從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的權益受侵害之日起一年之內提出,否則將會被視為放棄主張權利。其次,對于一些特殊情況下超過時效的勞動者也是可以重新計算時效的。比如,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當理由,勞動者不能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因勞動者向用人單位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用人單位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在這里,我們要提醒勞動者,上述的特別規定是需要有相應的證據來佐證的,在司法實踐中,此類證據的取證都較為困難。因此,建議廣大勞動者盡量在法定的一年仲裁時效范圍內主張權利。
3、太原讀者王女士來電咨詢:我在一家國有企業做銷售工作已經有七年了,可是因企業效益時好時壞,兩年前拖欠我們的效益工資有9000元至今一直欠著。現在我還是原崗位上班,請問我能否通過勞動仲裁來索要工資報酬?有沒有超過仲裁時效?
答:對于王女士所說的情況法律有明確規定,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之規定,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時效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因此,王女士被拖欠的工資雖超過了一年時間,但仍然可通過申請勞動仲裁來主張權利,而且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加付相應的賠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手指頭斷裂如何賠償
2021-01-22租房遇上拆遷,租客損失如何補償
2021-01-30在信訪條例中上訪人的權利有哪些
2021-03-20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國家法律規定的原則
2021-03-01股權轉讓給子女算贈與嗎
2020-12-21交通事故傷殘賠償可否另行訴訟
2021-02-20贈與合同部分履行還可以任意撤銷嗎
2020-11-24預付款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11贈與合同怎么行使撤銷權
2021-01-12雇傭關系死亡是工傷嗎
2021-02-22農村建房的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8集資房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31為何用人單位不愿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2021-02-23工會怎么進行勞動爭議調解
2020-12-15勞動糾紛調解找誰
2020-12-16意外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再保險合同的分類具體有哪些呢
2021-03-22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如何確定管轄
2021-01-21什么才算意外傷害
2021-02-26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