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訴訟中的維權誤區
一、是否屬于法院受理 王某起訴某科技公司未依法為其繳納養老保險,導致到法定年齡無法辦理退休。法院以王某的請求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的范圍為由而裁定駁回。 釋法:勞動者要求補繳社會保險的,應向勞動監察部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出。 二、是否絕對禁止解雇 會...
勞動爭議仲裁和訴訟時效相關問題淺析
我國勞動法第八十二條的申請仲裁期限制度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的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制度,與民法通則第七章規定的訴訟時效制度性質相同,均屬于訴訟時效制度,而不是除斥期間。既然是同一性質的制度,就應當統一適用有關訴訟時效的司法解釋。2008年9月1日起施行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糾紛的九個答復
▲關于雇傭關系與勞動關系的競合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第一款所指的雇傭關系是狹義的雇傭關系,不包括《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所指的勞動關系。第十二條指的勞動關系則是《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所指的勞動關系。第十...
關于勞動爭議的相關情況的把握三(續)
參考意見:下列涉及社會保險的爭議不應納入人民法院勞動爭議案件的受案范圍:一是用人單位未為勞動者辦理社會保險手續,勞動者要求辦理的;二是已經辦理了社會保險手續,但用人單位不按規定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金,勞動者要求繳納的;三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就社會保險金的繳費基數、...
勞動糾紛司法解釋(一、二)
最高人民法院出臺 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最新司法解釋 為了貫徹黨的十六大提出的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戰略思想,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最高人民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結合審判實踐經驗,經審...
正確審理勞動爭議案件 依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正確審理勞動爭議案件依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負責人答記者問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以下簡稱《解釋(四)》)時,記者為此采訪了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負責人。 記者:最高人民法院曾于2010年9月公布實...
勞動爭議司法解釋實施問題研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實施7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結構的調整加快和國家機關、企業單位的體制、勞動用工制度改革以及勞動者法律意識的增強,由此引發的勞動爭議糾紛案件,呈日趨上升之勢。由于此類案件時間性強,主體、內容復雜、政策法律滯后,處理難度...
一裁終局勞動爭議構成要件的理解與適用
【出處】《中國勞動》2011年第1期【寫作年份】2010年【正文】2008年5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下稱《調解仲裁法》)規定了一裁終局勞動爭議制度。該法自實施至今已逾二年。在此期間,實踐與理論均發生了重大變化。從實踐上看,據最高人民法...
如何計算勞動爭議申請時效
長春劉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60日內作出。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
婚姻家庭
勞動工傷
債權債務
交通事故
刑事
房產糾紛
合同事務
公司
知識產權
征地拆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