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經濟補償金vs賠償金
法律依據是勞動合同法40條、41條、46條;員工解約型經濟補償金:因用人單位的法定過錯,勞動者主動解除勞動合同但用人單位仍應當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法律依據是勞動合同法第38條、46條;協商解約型經濟補償金:即用人單位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但和勞動者協...
勞動賠償金與補償金的區別
一、勞動賠償金與補償金的區別 支付補償金的條件較為簡單,強調的是向勞動者傾斜。 相對賠償來講,經濟補償的范圍較小且不是很精確。其范圍小是指其大體上有兩種類型。 一是有上限的經濟補償。發生下列情況之一的,企業可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的...
企業違法解除合同或拒付經濟補償金的處理
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是否需支付經濟補償?《勞動合同法》第48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
主動辭職能否獲得經濟補償金
案例2: 主動辭職不能獲經濟補償 2010年3月1日,金小姐應聘到一家廣告公司做文員,并與公司簽訂了一份為期三年的勞動合同。由于每天都要跟著銷售員外出談生意,非常辛苦。近日,她提前一個月遞交了辭職報告。但離職時公司卻拒絕向她支付經濟補償金。 唐律師點評: 金小姐...
經濟補償的分段計算有哪些方法
1、北京地區經濟補償分段計算法 按照北京高院的意見,《勞動合同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終止,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的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2007年12月31日前的經濟補償依照《勞動法》及其配套規定計算,2008年1月1...
勞動補償金與賠償金的區別指的是什么
一、經濟補償金和賠償金支付的法律依據不同 經濟補償金的支付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賠償金的支付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也就是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解除...
《勞動合同法》中的經濟補償如何計算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
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如何經濟補償
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是指用人單位不具備法定條件或未經法定程序單方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后,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8條規定,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可以得到賠償金。依據《勞動實施條例》第25條,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解除或者,依...
哪些情況下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一、企業什么情況下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解答:按照現行規定,勞動者辭職、擅自離職、用人單位依據《勞動法》第25條辭退和勞動合同終止(地方有特殊規定的除外)等情況下,企業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二、企業什么情況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解答:按照現行規定,用人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