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撤銷之國際商事仲裁裁決的承認與執行
在海上貨物運輸領域,國際統一立法的努力從未間斷。1897年,國際海事委員會(CommitteeMaritimeInternational—CMI)成立,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國際海事統一法,特別是《1924年海牙規則》、《1968年維斯比規則》的制定,為統一國際海上貨物...
轉載--貿易術語(FOB、CNF、CIF)的概念及內容
轉載--貿易術語(FOB、CNF、CIF)的概念及內容一、基本概念貿易術語(TRADETERMS)又稱貿易條件,價格術語(PRICETERMS),它是一個簡短的概念(SHORTHANDEXPRESSION),它確定了買賣雙方相關費用、風險及責任的劃分,以...
什么是多式聯運
多式聯運,是指從裝運地到目的地的運輸過程中包含兩種以上的運輸方式——海、陸、空、內河等。《聯合國國際貨物多式聯運公約》對國際多式聯運所下的定義是:按照多式聯運合同,已至少兩種不同的運輸方式,有多式聯運經營人把貨物從一國境內接運貨物的地點運至另一國境內制定交付貨物...
報關時的船代和承運人是什么關系
報關時的船代和承運人是什么關系船代公司是國際船舶代理經營者,是指依照法律設立的中國企業法人,接受出船舶所有人或者船舶承租人、船舶經營人的委托,經營下列業務:辦理船舶進出港口手續,聯系安排引航、靠泊和裝卸;代簽提單、運輸合同,代辦接受訂艙業務;辦理船舶、集裝箱以及貨...
國際海上運輸合同種類具體劃分
國際海上運輸合同主要有海上貨物運輸協議或總合同、班輪運輸合同和航次租船合同三類: (1)國際海上運輸合同或協議,是指承運人和托運人就在一定時間內運輸的貨物總噸位,使用的船舶、運價、裝運條件、起運港和目的港等達成的協議或訂立的貨運總合同。為了保證總合同的實施,通常...
國際海運條例實施細則
2002年12月25日交通部第14次部務辦公會議通過 2003年1月20日交通部令第1號公布 2003年3月1日施行 2013年8月29日交通運輸部第10次部務會議修改、交通運輸部令第9號公布并施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海運條例》(以下簡...
承運人和實際承運人應對無單放貨承擔連帶責任
〖提要〗在無單放貨損害賠償糾紛案件中,如無單放貨的事實成立,承運人即應依照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約定向托運人或提單持有人承擔違約責任。實際承運人未收回自己所簽發的提單(海洋提單)而無單放貨的,委托其實際運輸貨物的承運人可以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同時,依據《海商法》第六十一...
國際多式聯運與一般國際貨物運輸的區別
國際多式聯運大都為“門到門”運輸,故貨物于裝船或裝車或裝機后應同時由實際承運人簽發提單或運單,多式聯運經營人簽發多式聯運提單,這是多式聯運與任何一種單一的國際貨運方式的根本不同之處。在此情況下,海運提單或運單上的發貨人應為多式聯運的經營人,收貨人及通知方一般應為...
試論我國海上承運人責任制度
海上承運人責任指承運人違反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約定,造成承運貨物滅失、損害或遲延交付時所應承擔的賠償責任。(注:本文所稱的“海上承運人”指“國際海上貨運承運人”。)由于海上運輸物有的風險及航運業發展是以世界為舞臺的特點,海上承運人責任制度是在民事責任制度之外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