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推進干部交流工作,進一步優化領導班子結構,提高領導干部的素質和能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的工作部門和工作機構的領導成員,上述工作部門和工作機構的內設機構的領導干部;中央紀委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副職領導成員及其機關內設機構的領導干部;縣級以上地方黨委、人大常委會、政府、政協及其工作部門和工作機構的領導成員,上述工作部門和工作機構的內設機構的領導干部;縣級以上地方紀委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領導成員及其機關內設機構的領導干部。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的黨政領導干部交流,是指各級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按照干部管理權限,通過調任、轉任對黨政領導干部的工作崗位進行調整。掛職鍛煉工作另行規定。
第二章交流對象
第四條交流的對象主要是下列人員:
(一)因工作需要交流的;
(二)需要通過交流鍛煉提高領導能力的;
(三)在一個地方或者部門工作時間較長的;
(四)按照規定需要回避的;
(五)其他原因需要交流的。
交流的重點是縣級以上地方黨委、政府正職領導成員及其他領導成員,紀委、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黨委、政府部分工作部門的正職領導成員。
第五條縣級以上地方黨委、政府領導成員在同一職位上任職滿10年的,必須交流。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數民族黨政領導干部經批準可以適當放寬。
在同一地區黨政領導班子中擔任同一層次領導職務滿10年的,應當交流。
新提拔擔任縣(市、區、旗)以上地方黨委、政府領導成員的,應當有計劃地易地交流任職。
第六條縣級以上地方紀檢機關(監察部門)、組織部門、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門的正職領導成員,在同一職位任職滿10年的,必須交流;新提拔的一般應易地交流任職。副職領導成員在同一領導班子中任職滿10年的,應當交流。
第七條黨政機關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特別是從事執紀執法、干部人事、審計、項目審批和資金管理工作的領導干部,在同一職位任職滿10年的,應當交流。
第八條缺少基層工作經驗或者崗位經歷單一的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應當有計劃地交流。
第九條實行干部雙重管理、以上級業務部門為主管理的單位的正職領導成員,在同一領導班子中任職滿10年的,應當交流。
第十條黨政領導干部任職回避交流按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一條黨政領導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交流或者暫緩交流:
(一)離最高任職年齡不滿5年的(屬于必須交流的對象,可區別不同情況對其工作進行調整);
(二)因健康原因不宜交流的;
(三)涉嫌違紀違法正在接受紀檢監察或者司法機關審查尚未作出結論的;
(四)其他原因不適合交流的。
第三章交流范圍和方式
第十二條干部交流可以在地區之間,部門之間,地方與部門之間,黨政機關與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群眾團體之間進行。
第十三條地(廳)級干部一般在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內交流,根據工作需要,也可跨省(自治區、直轄市)交流。縣(處)級干部一般在本市(地、州、盟)范圍內交流,根據工作需要,縣(市、區、旗)委書記、縣(市、區、旗)長可在本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交流。
第十四條地區之間的干部交流,重點圍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和人才戰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布局和支柱產業及重大項目建設進行。
第十五條中央和國家機關、省級黨政機關應當注意選調有地方工作經驗的干部,特別是市(地、州、盟)、縣(市、區、旗)黨政領導班子中的優秀年輕干部到機關任職,同時根據工作需要有計劃地選派機關干部到地方任職。
第十六條實行黨政機關與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之間的干部交流。選調國有企業事業單位領導人才到黨政機關任職,推薦黨政領導干部到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任職。
第十七條實行干部雙重管理、以上級業務部門為主管理的單位的領導干部,可在本系統內交流,也可與地方或者其他系統交流。
第四章組織實施
第十八條干部交流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權限組織實施。根據工作需要,上級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也可直接組織實施。
中央和國家機關與地方之間組織成批干部交流,由中共中央組織部協調后實施;個別干部的交流,原則上由調出單位與調入單位協商辦理。
實行干部雙重管理部門的干部交流,由主管單位提出,征求協管單位的意見。
第十九條干部交流工作一般按照下列程序辦理:
(一)組織(人事)部門擬定交流方案,提出交流人選;
(二)征求干部調出、調入單位意見;
(三)黨委(黨組)集體討論決定;
(四)黨委(黨組)或者組織(人事)部門與交流干部談話,聽取本人意見,做好思想工作;
(五)組織(人事)部門辦理調動手續。
第二十條干部交流應突出重點,增強計劃性、針對性,注意與領導班子換屆調整相結合。市、縣兩級黨政正職領導成員未任滿一屆的一般不交流,同一地區黨政正職領導成員一般不同時交流;領導班子一次性交流一般不超過班子成員的三分之一;需按法定程序選舉或者任免的干部,交流時應當按照法定程序辦理。按規定需作離任審計的,應當進行審計。
第五章交流工作紀律
第二十一條干部交流必須嚴格執行下列紀律:
(一)任何地方和單位必須執行上級黨委(黨組)關于干部交流的決定,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執行。
(二)各級黨委(黨組)必須嚴格執行干部交流程序,集體研究決定交流對象,不得借干部交流突擊提拔干部。任何人不得借干部交流對干部進行打擊報復。
(三)干部應當服從組織的交流決定。接到交流通知后,須盡快辦理工作交接手續,在限定的時間內報到。跨地區跨部門交流的,應當同時遷轉行政關系和黨的組織關系。無正當理由拒不服從組織安排的,就地免職或者降職使用。
(四)調出單位應盡快向調入單位轉遞干部檔案,提供真實情況和材料,不得弄虛作假。調入單位應當認真審核有關材料。
(五)干部調離時,不得違反規定隨調工作人員,不準隨帶公共物品;干部調離后,不得干預原單位的工作。
第二十二條實行干部交流工作責任追究制度。對違反紀律或者執行紀律不嚴格的,應當嚴肅批評教育;造成嚴重后果的,追究主要責任人以及其他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第二十三條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負責對干部交流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受理有關舉報、申訴,制止、糾正違反本規定的行為,對有關責任人提出處理意見或者建議。
第六章保障措施
第二十四條建立健全干部交流激勵機制。堅持交流與培養使用相結合,采取有利于干部健康成長的政策措施,鼓勵干部到艱苦邊遠地區、復雜環境、重點建設工程和基層經受鍛煉,建功立業。
第二十五條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應關心愛護交流干部,妥善安排其工作、生活,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干部調入、調出單位應當相互配合,幫助交流干部解決困難和問題,解除其后顧之憂。
第二十六條交流干部的配偶、子女是否隨調隨遷,尊重本人意愿,按有關規定辦理。配偶、子女隨調隨遷的,應當妥善安排其就業、就學。
第二十七條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應當跟蹤了解交流干部的思想、工作情況,加強教育、管理和監督。
第七章附則
第二十八條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和縣級以上黨政機關所屬事業單位的干部交流,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二十九條各地區各部門可根據本規定制定實施辦法。
第三十條本規定由中共中央組織部負責解釋。
第三十一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黨政領導干部交流工作暫行規定》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2018修正)
2018-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2004年修正)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1983)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6-10-0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99修正)
199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3-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決定
1992-11-07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已修正]
199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
2002-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11-27醫療機構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公共機構節能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2017-08-0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2016年修訂)
2016-07-01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年修正)
2015-06-14博物館條例
2015-02-09關于印發《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的通知
2014-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貫徹落實“約法三章”進一步加強督促檢查的意見
2013-11-25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青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11-18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煙臺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7-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質量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5-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