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
現將《河南省社會保險基金舉報獎勵辦法》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二○○八年二月二十七日
第一條 為加強社會保險基金監管,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基金監督管理的積極性,防范和制止各種侵害社會保險基金的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參保人員的合法權益和社會保險基金安全完整,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基金監督舉報工作管理辦法》、《河南省社會保險基金管理規定》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以下簡稱舉報人)有權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工傷保險基金和生育保險基金等各種社會保險基金(以下簡稱社會保險基金)在收支、管理等環節發生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監督舉報。
第三條 縣級以上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社會保險監督舉報工作,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和紀檢監察部門負責對舉報事項進行查處,涉嫌犯罪的應當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授權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社會保險稽查機構處理社會保險基金的舉報事項,處理結果應當及時上報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
第四條 舉報范圍包括:
(一)參保單位或個人有下列違法違規行為之一的:
1.參保單位采取涂改、偽造、藏匿、變造原始材料或提供虛假證明材料的方式,瞞報、少報參保人數和繳費工資基數,少繳、漏繳社會保險費的;
2.參保單位偽造、變造材料,虛構、隱瞞事實,違規獲取社會保險基金的;參保單位協同個人、其它機構違規獲取社會保險基金的;單位通過其它方式違規獲取社會保險基金的;
3.個人偽造、變造材料,虛構、隱瞞事實,違規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獲取社會保險基金的;個人利用他人身份和社會保險證明違規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獲取社會保險基金的;個人協同他人、單位或其它機構違規獲取社會保險基金的;
4.社會保險待遇享受人員喪失待遇享受資格后,本人或他人繼續領取或以其他形式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
5.其他違反社會保險相關規定,造成社會保險基金損失的行為。
(二)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等社會保險定點服務機構有下列違法違規行為之一的:
1.將非參保對象的醫療、醫藥等費用列入社會保險基金支付范圍的;
2.利用社會保障卡,采用串換藥品、以藥易物等手段,直接或者變相銷售營養保健品、化妝品、生活用品、醫療器械等,或將非社會保險基金支付范圍的藥品、診療服務項目等列入社會保險基金支付的;
3.擅自提高收費標準、擅立收費項目;分解收費、多記多收醫藥費用;過度檢查、過度治療等不合理增加社會保險基金支出的;
4.偽造門診或住院病歷、處方,將門診病人掛名住院、將非參保人員冒名就診或住院等騙取社會保險基金的;
5.未經參保病人同意擅自超出規定范圍所發生的醫療費、工傷康復和輔助器具配置費用轉嫁給病人負擔的;
6.將交通肇事、醫療事故、酗酒、斗毆、自殺、自殘等發生的不符合社會保險規定的醫療費用及非醫藥費用列入社會保險基金支付范圍的;
7.采用劃卡后現金退付等手段,套取社會保險基金的;
8.其他嚴重違反社會保險規定和侵害參保人員利益的行為。
(三)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基金征收、支付、管理等環節有下列違法違紀行為之一的:
1.未嚴格執行社會保險費征繳有關政策規定,降低繳費比例、減免社會保險費,或與繳費單位串通,默許繳費單位以虛假資料逃繳、少繳社會保險費,造成社會保險基金流失的;
2.未嚴格審查和核算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資格和標準,或利用職權偽造、篡改社會保險檔案,或與相關單位、個人串通,默許以虛假資料冒領、騙取社會保險待遇,造成社會保險基金流失的;
3.與定點服務機構及享受社會保險待遇人員串通,以虛假治療等手段非法套取社會保險基金的;
4.擅自為未取得定點服務資格的醫療機構或零售藥店提供社會保險資金結算服務的;
5.貪污、截留、擠占、挪用社會保險基金的;
6.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致使社會保險基金遭受損失的;
7.其他違反法律、法規造成社會保險基金損失的。
(四)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違法違規行為之一的:
1.違規辦理提前退休的;
2.違規審批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等社會保險定點服務機構的;
3.其他違反法律、法規造成社會保險基金超范圍支付的。
第五條 舉報人可采用來訪、信函、電話或電子郵件等形式進行舉報,舉報事項應當事實清楚。
各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應當向社會公布監督舉報地址、舉報電話和電子信箱。
第六條 對屬于本辦法規定范圍內的舉報事項,受理機構應在7個工作日內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決定。對不予受理的舉報,應當及時告知舉報人并說明不予受理的理由。
凡符合受理范圍的舉報,監督機構應當自受理舉報之日起30日內辦結。情況復雜的可以適當延長,但最長不得超過60日。
第七條 下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上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交辦的舉報案件,應當及時辦理,并向交辦單位書面報告調查處理意見。
第八條 對涉及重大問題和緊急事項的舉報,監督機構應當立即向有關領導報告,并在職責范圍內依法采取必要措施。對不屬于受理范圍的舉報,監督機構應當告知舉報人向有處理權的單位反映,或者將舉報材料及時移送有處理權的單位。
第九條 對于冒領、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舉報,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應當通知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先暫時停止支付社會保險待遇。對經查實騙取社會保險待遇或者騙取社會保險基金的,由勞動保障部門責令退還,并依照《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等有關規定,處以騙取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條 舉報人舉報事項符合以下條件的,對舉報人給予獎勵:
(一)有明確的違反社會保險基金法律法規及政策的行為主體的;
(二)舉報人提供的事實、證據事先未被勞動保障部門掌握的;
(三)舉報的內容符合本辦法第四條規定的;
(四)舉報情況經查證屬實的。
第十一條 社會保險基金監督舉報獎勵對象是具名的舉報人,舉報人領取獎金時,應當攜帶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證件。對同一事實有多個舉報人的,對第一舉報人進行獎勵;對同一事實聯名舉報的,視為一位舉報人進行獎勵。對提供姓名、聯系方式不真實、不準確的舉報人不予獎勵。自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告知獎勵事項之日起,舉報人三個月內未領取獎金的,視為自動放棄。
第十二條 對舉報人的獎勵金額按查證屬實的社會保險基金金額的2%-5%予以獎勵;獎勵金額最低不少于100元,最多不超過5000元。對舉報案情重大且一次性追回社會保險基金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對舉報人增發一定數額的獎金。
第十三條 對惡意舉報、編造違規事實的行為,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將依據有關規定追究舉報人的責任;舉報事項造成嚴重后果、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第十四條 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在案件查結后三十個工作日內,通知舉報人領取獎金。
第十五條 舉報獎勵所需資金由同級財政預算專項安排,專款專用,并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
第十六條 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應當為舉報人保密,并按照國家有關保密規定妥善保管舉報獎勵有關材料及憑證。對舉報人的宣傳報道,須征得舉報人的同意。
第十七條 舉報人要求答復本人所舉報案件辦理結果的,監督機構應當負責將辦理結果告知舉報人。
第十八條 本辦法由河南省勞動保障廳負責解釋。
第十九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附件:河南省勞動保障廳及各省轄市基金監督舉報電話、信箱
省廳0371-65959377JD@ha.lss.gov.cn
鄭州0371-67186127jjjd@hazz.lss.gov.cn
開封0378-3381610kfsldj@163.com
洛陽0379-63296379lyldfjk@ha.lss.gov.cn
平頂山0375-2978808pdsybs@126.com
安陽0372-2276290ayldfz@163.com
鶴壁0392-3311390hbsbjdk@126.com
新鄉0373-3026212jijinke909@163.com
焦作0391-3997217lbzxl@tom.com
濮陽0393-6665607pyjjjd@126.com
許昌0374-2626709songhao9@163.com
漯河0395-3162169hnlhjjjdk@sina.com
三門峽0398-2833725smxjjk888@126.com
南陽0377-63132619nyldj@sohu.com
商丘0370-2781019sqsjjjj@163.com
信陽0376-6229376Jdk9376@126.com
周口0394-8230186zksbjjjd@126.com
駐馬店0396-2886738liuxp000001@163.com
濟源0391-6630963jywtj9686@163.com
河南省勞動保障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九號
2009-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1995修正)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1988-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已修定]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已修正)
1986-04-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0-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已修正)
1995-05-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組成的補充規定
2002-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
2019-04-20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
2014-03-03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
2014-01-17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實施教育扶貧工程意見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消防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2-26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2-10-22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
2011-12-20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網站管理工作的通知
2011-04-2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召開全國深入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視頻會議的通知
2010-10-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
2010-07-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
2010-07-13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