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人民政府關于修改〈青海省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管理實施辦法〉的決定》,已經2012年10月24日省人民政府第107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省 長 駱惠寧
2012年11月22日
青海省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管理實施辦法
(1994年10月22日青海省人民政府令第12號公布 根據2010年12月15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關于修改部分規章的決定》修改 根據2012年11月22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關于修改〈青海省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管理實施辦法〉的決定》修改)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維護國家對礦產資源的財產權益,促進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利用和保護,加強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征收與管理,根據國務院《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管理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第二條 凡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開采礦產資源的采礦權人,應當依照《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管理規定》和本實施辦法規定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
前款所稱采礦權人是指具有法人資格,并依法取得采礦許可證開采礦產資源的企業或單位。
第三條 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會同省財政部門主管全省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征收管理工作。
第四條 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征收、管理和使用,應當堅持應收盡收、專款專用和量入為出的原則。
第二章 征收與繳納
第五條 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征收實行分級管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負責具體征收工作。
第六條 礦區在縣級行政區域內的,礦產資源補償費由礦區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負責征收。
礦區范圍跨縣級以上行政區域的,礦產資源補償費由所涉及行政區域的共同上一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負責征收。
石油、天然氣及察爾汗、東臺吉乃爾、西臺吉乃爾、一里坪鹽湖資源的礦產資源補償費由省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負責征收。
第七條 征收礦產資源補償費的礦種及費率,按照國務院制定的《礦產資源補償費率表》執行,礦產資源補償費按照下列方式計算:
征收礦產資源補償費金額=礦產品銷售收入×補償費費率×開采回采率系數
開采回采率系數=核定開采回采率/實際開采回采率
采礦權人以原礦銷售的,按原礦銷售收入計征;以精礦銷售的,按精礦銷售收入計征。
采礦權人對原礦或精礦直接冶煉、深加工的,以提供冶煉、深加工的原礦或精礦數量計算銷售收入計征。不宜計算的,由征收部門審核,經省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批準,以加工產品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計征。
對未核定開采回采率或難以計算實際開采回采率的,由征收部門根據實際情況會同有關部門核定其開采回采率系數值。
第八條 礦產資源補償費按季繳納。采礦權人在每季第一個月的15日前繳納上季的礦產資源補償費,也可提前預繳當季的礦產資源補償費。
采礦權人按季繳納確有困難的,經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批準可以延期繳納,但延長期不得超過3個月。
第九條 采礦權人中止或終止采礦活動的,應繳清礦產資源補償費。對未銷售的礦產品,經征收部門核算結繳礦產資源補償費后,方能辦理中止或者閉坑手續。
第十條 采礦權人必須在征收部門規定的期限內辦理納費申報,如實填寫《礦產資源補償費繳納申報表》所列礦種、礦產品名稱、產量、銷售數量、銷售價格、銷售收入、核定(設計)開采回采率和實際開采回采率等內容、數據。征收部門對納費申報表審查核實后,作為采礦權人的納費依據。
采礦權人不能準確提供計征礦產資源補償費數據資料的,以征收部門審核的結果作為采礦權人的納費依據。
第十一條 收購未納礦產資源補償費礦產品的單位和個人,經所轄征收部門核準,履行代扣代繳礦產資源補償費的義務。
第十二條 采礦權人可以采用銀行轉帳或現金結算的方式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
以銀行轉帳方式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的,應按征收機關審核后的納費申報表,填寫《礦產資源補償費專用繳款書》,向當地國庫或國庫經收處繳納。
以現金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的,由采礦權人向征收部門直接繳納,并由征收部門開據《礦產資源補償費自收匯繳專用收據》,然后匯總填寫《礦產資源補償費專用繳款書》,及時向當地國庫或國庫經收處繳納。
《礦產資源補償費專用繳款書》、《礦產資源補償費自收匯繳專用收據》由省財政部門會同省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管理。
第十三條 按國家規定需免繳或減繳礦產資源補償費的,應就本年度免繳或減繳的理由、期限及幅度等提出書面申請,并附有關資料報送征收部門。
征收部門自接到采礦權人免繳或減繳申請后的15日內會同同級財政部門提出審核意見,報送省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由其會同省財政部門在30日內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
對減繳額50萬元以上的申請,省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會同財政部門簽署意見后,報省人民政府批準。
第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負責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情況的統計匯總工作,編制的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有關報表,應當逐級上報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同時抄送同級財政部門。
第三章 管理與使用
第十五條 屬本省支配的礦產資源補償費納入省級財政預算,實行專項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
礦產資源補償費用于地質勘查、礦產資源節約利用及保護和征收部門補充經費。
第十六條 地質勘查、礦產資源節約利用及保護和征收部門補充經費的具體管理使用辦法由省財政部門會同省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規定。
第四章 檢查與監督
第十七條 征收部門在征收管理中行使下列職權:
(一)調查、詢問有關采礦權人和其他有關人員;
(二)收集、調取與納費有關的文件、證明材料和有關資料;
(三)查閱、復制計算礦產資源補償費所需的原始單據、票據、賬簿、記賬憑證和報表等;
(四)進入采礦權人的經營場所或礦產品、加工產品存放地檢查應納費的礦產品。
第十八條 采礦權人必須接受征收部門依法進行的檢查,如實提供情況,不得拒絕、隱瞞。
第十九條 征收人員執行公務時,應出示行政執法證件,并有義務為被檢查人保守有關秘密。
第二十條 上級征收部門有權檢查和監督下級征收部門的征收工作。
財政部門依照職權對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工作實施監督和檢查。
第二十一條 各級價格、銀行、稅務、工商、交通、礦山企業主管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應支持并協助同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做好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征收和監督檢查工作。
第五章 獎勵與處罰
第二十二條 對征收礦產資源補償費成績顯著的部門和個人,由省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給予表彰獎勵。表彰獎勵所需資金在其工作經費中列支。
第二十三條 對逾期未足額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的采礦權人,征收部門向其發出《催繳礦產資源補償費通知書》,責令限期繳納。經催告采礦權人仍不繳納的,征收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二十四條 對違反本實施辦法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征收部門依照《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管理規定》給予處罰:
(一)未按規定報送《礦產資源補償費申報表》和有關資料;
(二)偽報礦種,隱匿礦產品產量、銷售數量、銷售價格、實際開采回采率及有關情況等;
(三)未按期足額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
(四)未在限期內補繳礦產資源補償費。
第二十五條 對征收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管理規定》和本實施辦法截留、坐支、挪用、私分礦產資源補償費和罰款以及在征收中以權謀私、收受賄賂的,由行政監察機關或者上級主管部門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領導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六條 本實施辦法自頒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
2011-0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關于修改2002年6月7日在圣彼得堡(俄羅斯聯邦)簽署的〈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的議定書》的決定
2006-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1992修正)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96修正)
1996-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銜條例
2003-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萬國郵政聯盟組織法第六附加議定書》的決定
2003-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2003修正)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我國加入《反對劫持人質國際公約》的決定
1992-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行使刑事管轄權的決定
1987-06-23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83-09-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結束工作的建議的決定
1997-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1999-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經濟工作監督的決定
2000-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2001-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2004第二次修正)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
2014-03-03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08-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當前高溫干旱防御應對工作的通知
2013-08-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14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務院工作規則》的通知
2013-03-23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2-09-01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1-09-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的決定
2011-04-22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
2011-0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0-07-22外國企業或者個人在中國境內設立合伙企業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567號)全文
2009-11-25行政學院工作條例
2009-12-22